2011年12月9日
釀成九死三十傷的花園街四級火彷彿提醒我們,在日間熙來攘往的旺角一角,入夜之後是一片荒涼地帶,「排檔」都收檔了,燈光很是昏暗,躲在暗處的攝錄機偶爾才拍到一兩個路過的行人,我們聽不見他們的腳步聲,也聽不見密集的「劏房」裏的鼾聲,只有在電視新聞的熊熊烈焰中,才驚覺這似曾相識的畫面,竟然是一個「旺角黑夜」的故事重演——這一小段無人地帶,原來擠住滿了那麼密集的人群。
從「排檔」到「劏房」,都僅僅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嗎?似乎是,也似乎不是。或者可以這樣說,那是一直沒有妥善處理的問題,那是一直沒有妥善處理的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旺角也經歷了百年滄桑,才演變成今天的模樣——據說這一小片地方如今已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有十三萬人。
當旺角叫做芒角的時候
那麼,旺角從前是什麼地方?或者從街道的命名就可以略知一二,西洋菜街、通菜街、花園街乃至花墟道……其時旺角不叫旺角,叫芒角,那是種花種菜的地方;豉油街、煙廠街、醫局街、染布房街、洗衣街……那是開設醬油工場(冠珍園、華珍園、成形園、宜珍園……)的地方,也是開設洗衣染布作坊和煙廠的地方,還有一些醫院(廣生和醫院、廣華醫院,附設義莊,此所以也有不少長生店)的地方。
旺角一帶填了海,從前還有渡海碼頭,彌敦道也開通了,於是日漸繁盛了,有很多電影院(新華、麗斯、麗聲、域多利、凱聲、好世界……),有很多食肆(皇上皇、鄺達酒吧、旋轉餐廳、瓊華、龍鳳……),有好一些百貨公司(先施、大大、中僑、美美童裝……),這些舊式消費場所後來都逐漸消失了,都變成了商場,旺角也漸漸變身成今天的MK。
旺角也很有文化氣息,幾十年來都是文史哲書店林立的地方,從前大多開在奶路臣街,比如域多利戲院附近,就有一些賣舊書的攤檔,這一帶還有復與、精神、友聯、實用、南山……後來都開在西洋菜街,據說田園、樂文、學津、文星、紅葉、榆林、東岸等書店,乃好一些兩岸遊客慕名遊覽的景點。
是的,旺角不是一天建成的,這一小片地方經歷了很多滄桑變化,店舗也不知轉換了多少塊招牌,如今彷彿是一個轉車的地方,尤其是地鐵收車後的凌晨時分,小巴站林立之處是燈火通明的不夜天,可是轉入橫街,稍稍遠離轉車之處,卻是五十年不變的另一個「旺角黑夜」,是「排檔」和「劏房」最密集的角落,是慘劇在昏暗的黑夜裏一再上演的地方……
遠水如何救不了眼前烈焰
下任特首候選人梁振英說,香港土地面積有一千一百平方公里,只有7%用來解決住屋問題,這7%的土地上住了七百萬香港人,只要找到1%尚未開發的土地,就可以多住一百萬人……住屋問題其實也是歷史遺留下來的老問題,的確須要注入可持續發展的新思維,方可將死結逐步鬆綁,要是維持一貫的知難而退,一切都是空談。
梁振英說法其實並不是沒有道理,但在現階段而言,無疑很取巧,問題是,開發1%的住屋用地,就等於增加現有的15%建屋量,那會不會是比「八萬五」更恐怖的想像?即使圓滿解決了一連串可預見的種種難題,也牽涉長達數十年的龐大工程,顯然不是五至十年特首任期可竟全功的——那是遠水,如何救近火?可以肯定的是,救不了,尤其救不了花園街一再上演的熊熊烈火。
旺角這塊小小的老區正是港島和老九龍(相對於界限街以北的所謂「新九龍」)的縮影,地小人多,既定利益者與寄生於「旺角黑夜」一角的邊緣人都擠在這個小小的老區,街頭小販和大牌檔被取締了,這裏便出現了大量呎租驚人的街頭小食舗王,僭建的天台屋被取締了,這裏便出現了大量呎租不菲的「劏房」。
旺角是一個嚴拒借用洗手間的無情之地,皆因租金愈來愈昂貴,洗手間狹小得容不下人有三急的人群,這樣的地方哪裏可擠出1%的土地?可以想像,重建一條波鞋街已是一波三折,要是重建女人街、重建「劏房」林立的花園街,談何容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