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3 May 2011

世紀‧文字江湖﹕都爹利街兩神樹

文章日期:2011年5月23日
明報專訊】有人喜歡原地漫遊,有人喜歡舊地重遊。慢行而重至,總有所得。在政府總部工作五年,雪廠街、皇后大道中、置地廣場行遍,有兩盞舊式煤氣燈的都爹利街也上落不知多少次,然而次次都是午飯之後匆匆而過,竟沒留意從雪廠街走入都爹利街的石階路,上面有兩株石牆樹。其中一株下面,更有戰時興建的防空洞。

本年二、三月間,應邀帶團遊覽政府總部,講解這座六十年代的簡樸建築之建築美學:殖民政府為何將五十年代的古雅建築拆卸,改建一座樸素方正的現代公共建築,並以綠林草坡圍繞之。權力內斂,威望隱藏,以一般民政署、水務局的簡樸親民之面目示人,政府總部是六十年代許下的開放政府及民主參與的承諾。至於圍繞的雜樹林,則顯示寬容自然界之多元茂盛,樹林裏有人工種植的棕櫚和洋紫荊,也有飛鳥或松鼠播種的桑樹和木瓜樹,更有水力傳播的山薑花和風力傳播的木棉與蕨。那是一片自然縈繞、商業絕的中環淨土,側邊還有象徵上帝之國的聖約翰座堂。方正與寬容,正是新政府懼怕的政治遺產。

帶團慢慢走,到了終點,都爹利街之口,才發現往日見不到的兩株石牆樹,守護住兩盞煤氣燈。往昔都以為這兩樹是有泥土栽種的,這次停下來看,才知道是攀援石牆的寄生樹。樹種是香港常見的大葉榕 ,對面土坡上也有一株,應該是風力傳播種子到石牆上去的。兩樹猶如守護神,伴住煤氣燈,即使環境惡劣,也抓住石牆,迎向光明,姿態壯麗。我請團員多欣賞這兩株神樹,行一個注目禮。石牆樹靠樹根的酸性,腐蝕牆隙而插入樹根,深入泥土而吸水。樹根抓住石牆,也不令石牆倒塌。我看來看去,也看不到樹根是如何植入岩石牆的。這樣惡劣的環境都可以茂盛生長,真的是香港奇蹟。

香港如石牆樹,生長於政治夾縫之中,只要可以紮根,而石牆略為寬鬆,大樹都長得了,舊區的騎樓,廢屋的屋頂,很多都長出大樹來。假以時日,樹根甚至可以將整堵高牆擠破,反客為主,將城牆變為樹林,如柬埔寨某些荒廢的廟宇。香港市區建築密集,採水不足,樹木好像有自知之明,與石牆互相依傍,不過度膨脹,還可以鞏固牆身,外表看起來也漂亮些,有如歐洲古堡舊橋上的攀藤。

都爹利街的大葉榕,一株長得茂盛,另一株相形見絀,瘦弱的那株靠近樓宇,無法伸根到上面的土坡吸水。如果政府總部被政府賣了,地產商要興建大廈,挖泥打樁,剷去上面的土坡,這兩株樹失去了採水區,必死無疑。財閥並非雅士,不會為兩株樹而保育土坡的,除非政府決定不賣政府山,否則要看那兩株神樹,就要趕快去看了。

[文/陳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