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一些流行印象認為無铫節目毫無新意,劇集有如方程式翻拍又翻拍,其支撐的藝人隊伍亦有壟斷性,封殺雪藏之說常有所聞。這些流行印象不一定準確。 但若果管理藝員是私利重於才華,親疏與否、聽話與否,若成了機構的潛規則,更不利創新與突破。無铫是本地最有勢力、覆蓋最廣的資訊娛樂提供者,由過去港人 身分認同的對象,蛻變為平庸又欠缺文化生氣的大機構,委實令港人惋惜。
碰巧同日亞視新貴王征在北京高調公布亞視發展大計,未見有報道指事前已通知港府官員。會上眾星拱月,國內旗艦企業承諾在亞視大買廣告,保證資金不 絕。國內資金注入香港媒體並非新事。投資收購長年虧損的亞視,政治獻禮的意味頗濃。廣告投資能左右商營電視的節目傾向,更是淺白的道理。亞視到目前為止未 變成一個國內電視台,調節的因素有三﹕(一)新聞專業精神仍為從業員所尊重;(二)香港官民仍大致肯定多元資訊的自由流通是香港成功基石;(三)地方電視 台必須留住觀眾才可有效運作;有公信力、貼近民情等,是必備條件;過分內地化會失去觀眾亦失去地方影響力。這三方面的軟力量或可調節亞視因紅色資本而迅速 「走樣」。但從今次記者會可見,企業頭頭互相畀面、稱兄道弟、「感謝天地」、「一國一心」等說詞,確與香港重視程序的機構文化格格不入。王征說要給亞視 20年,但過去亞視高層如走馬燈。誰主浮沉,仍是問號。
港人期望補救影視生態惡化
電視業暮氣沉沉,電影則有零星喜訊。《歲月神偷》得獎後引起話題,不少捧場客入戲院看這部寄託香港情懷的電影,回味昔日鄰舍生活之餘,亦重新經歷 「一齊睇港產片」的滋味。《麥兜粛噹噹》國內收得,令這隻香港「豬嘜」為更多國內觀眾認識。製作人淡化港味,但仍有香港印記。上周監製蔡仲樑訪崇基,指若 單靠香港票房,基本上「找唔到數」;換句說話,沒有國內市場,《麥兜粛噹噹》開唔到戲。再者,此片與《歲月神偷》部分資金均來自香港政府的投資。另一部港 味十足的《七十二家租客》落足笑料,演員人多勢眾,亦借無铫平台收宣傳之效。這幾部較成功而有港味的電影,夾在中港合拍片與荷李活大片之中,或可彌補一下 港片失勢的局面。
然而,眾所周知的是香港影業已萎縮至警戒線上。每年產量大跌、缺乏新人入行、舊人或轉行或北上,合拍片港情不再。曾是強勢的影業之都,今天舉步艱 難,前景暗淡。電影電視各有所專,但影視人才互動,幕前幕後同屬一個創意社群。今天香港電視業與電影業走下坡,如何在影視生態惡化至無可挽回之前作出補 救、甚至創新,不單是業界、官員的難題,也是慣看香港影視作品長大的港人心底裏的期望。
政府應強而有力地介入影業
陳韜文、馮應謙、吳俊雄3位剛出版一本香港電影政策專著,書題Polici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Hong Kong Film Industry,就認為香港政府必須作出果斷而快速的行動,否則香港影業衰退至出現人才斷層,就可能一沉不起、無藥可救。初看這個報告,坦白說,感覺一 般。其總結出來的提議,例如投資創意製作、加強劇本質素、促進電影文化、培養影視人才等等,不都是坊間常見的濫調?
但當我細讀全書,才知道這本百多頁的小冊,資料齊備,鳥瞰香港影業全貌,考察外國政策,對比參照,而提出建議背後,指向一個極重要的理念轉變——香 港政府應強而有力地介入,不應採取過去放手不理、由市場定奪的政策。這種介入理念,與港人普遍的想法不同,值得深入反思、探討。
我在1990年代初開始投入傳播研究,當年是碩士生的我,受益於前輩李金銓、陳韜文的啟發,尤其對傳媒帝國主義的理論深感興趣。理論不艱深,指歐美 政治經濟的強勢,亦由強勁的傳媒所引導。荷李活電影、英美電視網絡,一方面加強經濟實力,亦散播親西方思想。當年令我更覑迷的是,香港影視業竟是這個理論 的著名異例。香港彈丸之地、本土市場細小、政治上無權無勢、在殖民管治之下、對外來文化產品並無限額,歐美電影與電視節目長驅直入,按照理論推敲,香港必 淪為歐美影視殖民地,本地作品必難抬頭。從思考分析的層面看香港,對我來說是十分刺激的案例。香港過去竟然在自由市場及政府放任不理的條件下,影視文化大 放異彩,而且「征服」了內地華南一帶及東南亞各國,更在英美闖出功夫動作電影的品牌。過去的光輝成績鞏固了香港一個核心價值﹕政府只在邊圍訂立簡單規矩, 影視人才自行舞刀弄劍打天下。
然而,過去成功有其歷史條件。香港現代化、城市化,其摩登視野及城市感性,傲視日本以外的東南亞國家;經濟短時間內突飛猛進,令製作資金充裕,容許 普及文化的創意實驗。我十多年前訪問無铫要員,給我的信息是當年資金多,製作人員創作自由大,競爭氣氛較濃厚。但今天傳媒技術大變,全球化令競爭加劇,香 港更面對大陸市場的冒起。港式城市美學與風格不再是亞洲及內地觀眾仰視的對象。全球化令美國電影更具優勢,巨額投資視覺效果,令國際大片以壓倒性的姿勢橫 掃全球。3位學者撰寫政策報告,分析英、澳、加、日、韓等各國,指出就算以前對電影不加干預的國家,近年亦大額、大手投資本國的影視產業,以對抗以美國為 核心的帝國主義式入侵。
香港不應死抱「不干預」理念
新形勢之下要有新思維。香港不應死抱「不干預」理念不放。跨國組織已有默契,就是自由貿易的大前提下,電影作為特殊「商品」,必須例外處理。影業既 是「商品產業」,也是集體認同的「文化事業」。在全球化浪潮之下政府不作保育,既對不起本地的文化傳統,亦忽視了本土電影對人類多元文明的重要性。且政 府大手筆投資文化產業,所投出的每一元,在文化推廣、旅遊業、配套服務業等,能取回有形無形的連鎖效益。3位作者指出,英國、韓國的電影發展 局,均成功地推動當地的影業走出底谷重拾機遇。
當然國情有異,不能硬套。報告中細分英、韓、港的異同。例如英國稅務優惠電影投資,就不適合本已低稅的香港。事實上,港府已參考數年前委託顧問撰寫 的Olsberg Report,於2005年12月成立香港電影發展局,資助中小型港片製作。《麥兜粛噹噹》與《歲月神偷》是受惠的港片之一。但3位作者認為,發展局近似 以前的諮詢委員會,功能、實力、規模遠遠不足。他們認為必須大幅投資於中小型商業片與具創意的實驗電影及短片、整合電影資料館與各電影比賽及活動、獎勵優 質電影劇本、發展華南區域性廣東話市場等。建議是多種多樣的,有興趣的讀者可看該書,但我覺得公眾與官員必須認真反思的是一些想當然的舊思想,例如認為資 助養懶人(只顧藝術不顧市場)、資助是浪費(政府補貼、填琑)、資助違反市場(市場是最佳篩選機制)……
本土電影是城市的文化大使
本土電影不是一般商品,在美國的強勢之下,需要「基建設施」給她一個用武之地。本土影業的興旺,能觸發生態系統內的轉變。市場效益往往是多層次的。 本土電影不單是票房,也是城市的文化大使、視窗、資產。
政府在電視業的角色亦急須反思。香港這個700萬人的富裕城市,只有一台獨大僵化平庸的無铫免費電視,實在完全不能接受。政府被動的躲在後面單單回 應投訴是太不負責任了。在數碼時代應更為進取,引入競爭、提供人才流通的環境、盡快開放免費電視,是刻不容緩的!香港曾經是亞洲的影視首都啊!
作者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