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10 June 2010

張信剛 古典希臘文化與西學東漸

2010年6月4日


我在台灣讀大學的時代,一些醉心西方文學的「前衞」青年喜歡討論古希臘的悲劇;也有些自稱不食人間煙火的朋友會講些普羅米修士盜火到人間的故事;當然還有一位著名詩人寫下了「今夜的星空很希臘」這名句。對他們來說,這比討論後羿射日嫦娥奔月,考究燧人氏故事的由來和詠頌「昨夜星辰昨夜風」要「現代化」得多。且不論這些人的文化取向如何,他們的言行確實是「西風東漸」的證明。

「西風東漸」這個語詞在許多護衞國本者的口中總有一絲無可奈何的意味。但是,對於只有一字之別的「西風東漸」又應該如何看待呢?

明清之際,西學之東漸可說是從意大利人利瑪竇一五八三年來華傳播天主教開始。我認為利瑪竇在東西文化交流史上最大的貢獻是,他首次把希臘古典時代的數學介紹到中國來。他用以理性主義為基礎的學問作為傳教工具,打開了某些中國士人通往神靈世界的心扉;他也使更多中國士大夫認識了一種以往從未接觸過的知識和思維方式。

對於完成於西元前三百年的「歐氏幾何」,大臣徐光啟除了心中霍然閃出一片亮光,也許還雜有幾分疑惑:為什麼希臘人在我國戰國時代已經具有如此精密深邃的推理方式?假如與孔夫子同時代的畢達格拉斯(Pythagoras)能把數學視為一種理性而客觀的科學,推導出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定理,那麼孔子所提倡的「禮、樂、射、御、書、數」中的「數」是以什麼為根據呢?

此後接着被介紹到中國來的古典希臘哲學、天文學、地理學、醫學、建築學、美學(包括繪畫與雕塑)無一不令肯花功夫去認識這些成就的中國知識分子深為折服,因而頗懷敬意地把從古希臘文明派生出來的近代歐洲文明稱為「西學」,隱然感到「西哲」在許多方面可能勝過中土的先哲。

東西方的文化大國

希臘不只在西方,而且在包括中國在內的東方,被毫無疑義地認為是一個文化大國。

其實,希臘是歐洲東南部的一個小國。人口大約一千萬,面積約十三萬一千方公里,全境約百分分之八十是山地,有一千四百個島嶼,海岸線彎曲,長達一萬一千六百公里。希臘的地理環境不適宜大規模耕種,不容易建立亞洲和埃及的農業社會所產生的帝王制度。

但是,希臘的地理適合航海貿易。所以希臘的文化從來都以出海貿易和移民為基本形式。它位居地中海東部,與小亞細亞的赫梯帝國和埃及都接近,吸收了它們的文化,大約在西元前三千年就能鑄造頗為精美的青銅器,也能製作細緻的彩繪陶器。

這個時期的希臘文化中心在克里特(Crete)島上,後來傳入希臘半島和小亞細亞的西部。

雖然希臘人並不屬於同一個政治組織,但是他們有共同血緣與語言,有同樣的神靈崇拜與神話。各種全希臘的競技(如奧林匹克運動會)、詩歌比賽和戲劇演出使他們有共同的文化認同。四千年來,希臘人的語言一直沒有很大的改變。儘管他們的統治者和政治歸屬屢經變更,希臘人的自我認同一直保持了下來。

劃分八個年代

大體說來,希臘的全部歷史可以用八個年代來劃分。

第一個是西元前約八百年。希臘人此時已借用並改進了腓尼基人所創造的字母,產生了荷馬的不朽史詩《伊利亞德》與《奧迪塞》。希臘在這個時期展現了經濟、政治與文化的巨大進步。

第二個是西元前四百七十九年。希臘擊敗了波斯的第三次進攻,成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這是希臘的雅典和斯巴達最為強盛和古典文明最為興旺的時期。雅典自由市民的民主政治和斯巴達奴隸主的全民軍事化制度,可以說是古典希臘城邦政治的兩種典型;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人,是古典希臘哲學和科學的代表人物。

第三個是西元前三百二十三年。這一年亞歷山大大帝逝世;此前,他的馬其頓王國已經征服了希臘的各個城邦,以及埃及、敘利亞、波斯、中亞各地以及印度河流域的一部分。他的去世標誌着古典希臘的終結,也是希臘文化向四周擴散的「希臘化時代」的開始。因為尼羅河每年都會氾濫,改變耕地的面積與形狀,所以丈量土地成為非常重要的工作,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幾何學(geometry;意為土地之度量)達到了高峰。

第四個是西元前三十年。羅馬的奧古斯都(Augustus)征服埃及與小亞細亞;羅馬帝國的力量達到頂峰。但是,羅馬人的宗教信仰、生活習慣、建築、修辭學、美學都轉向希臘學習;政治上的征服者變成了文化上的被征服者。

第五個是西元三百三十年。羅馬的君士坦丁皇帝決定把首都遷到位於黑海口的拜占庭,改名為君士坦丁堡;定基督教為國教。不久,在羅馬和君士坦丁堡各有一個皇帝。西元四百七十六年,西羅馬帝國被屬於日爾曼民族的西哥德人滅亡。東羅馬,即拜占庭帝國在兩個世紀後則完全希臘化,正式用語也是希臘文。

第六個是西元一○七一年。這是拜占庭帝國衰亡的起點,也是小亞細亞突厥化的開始。

第七個是西元一四五三年。奧斯曼突厥人攻佔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正式滅亡。今日的希臘成為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

第八個是西元一八三○年。雖然經過近四個世紀的奧斯曼統治,希臘人由於教會的自治,始終保持了民族認同。十九世紀,西歐的民族主義開始在希臘人中傳播。這時歐洲的著名知識份子,如英國詩人拜倫、雪萊,法國作家雨果等人為希臘獨立鼓吹並籌款。一八三○年歐洲列強承認希臘為獨立國。

在下星期的「遊走於文明之間」的專欄中,我會簡單地描繪一些中拜占庭時代和奧斯曼治下的希臘文化風情畫。

近幾年我時常在內地作有關中國文化、西方文化以及伊斯蘭文化的演講。聽眾最常提的問題是「你如何回答李約瑟難題?」也就是,「既然中國在十六世紀之前的科學技術一直領先西方,為什麼現代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中國出現」?

我常說:「讓我嘗試回答一個相關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現代科學和出現在西方。」

現代科學 西歐出現

現代科學之所以出現在西方有三個要素:古典希臘文明,中古伊斯蘭文明,和近代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啟蒙主義。

假如說古典中國文明的主要關注點在人的今世和社會倫理,古印度文明的主要關注點在人的心靈活動和自然界(包括一切生命)的創生,持續和毀滅的過程,古埃及文明的主要關注點在神靈與統治者的結合和身後世界,古典希臘文明更多的關切是在尋找自然界的奧秘和發現真理的途徑。因此在所有古代文明中,希臘文明更加注重客觀真理和理性思維。

許多古代希臘著作被翻譯為阿拉伯文,並成為早期伊斯蘭文明的學術根源。無論在實際的學科如天文、地理和醫學,還是在抽象的哲學、法律和教義中,伊斯蘭學者都大量借鑑了古典希臘的著作。即使在宗教法律的解釋中,伊斯蘭學者承認並且注重類比推理和眾人公決的原則。

十二世紀之後,正統伊斯蘭趨向保守,失去了思維創新的動力。但是,同時期的歐洲卻逐漸從幾百年的夢魘中蘇醒。通過西班牙、西西里和北非各地的接觸,許多歐洲學者把大量阿拉伯文的著作,包括很多早期翻譯自希臘文的著作,轉譯成拉丁文。這些著作隨着紙和印刷術的應用使歐洲的教育普及起來,學術氛圍濃厚起來。

十五世紀,奧斯曼佔領希臘以後,許多希臘學者流亡到西歐,成為歐洲上層子弟的教師,從而使原先被保存下來的希臘文著作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本主義,啟蒙運動的理性主義都以希臘古典著作為濫觴。這就是為什麼現代科學出現在西歐。這也是為什麼不論今天的希臘無論陷於何等嚴重的金融或是政治危機,它將是世界上永遠的文化大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