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2 August 2009

藉西九建可持續發展藝境 鄭新文

2009年8月12日

康 樂文化署2004年曾委約研究機構進行「觀眾調查」,範圍相當廣,一方面研究現有觀眾的背景,另一方面也研究「非觀眾」的態度。但是根據在網上發布的研究 報告,顧問公司並沒有指出觀眾每年平均參與藝術活動的平均次數(frequency),因此無法估算觀眾市場的實際大小(究竟有多少市民參與康文署的節 目),沒有對新觀眾(第一次參與)作出分析,也沒有比較相對於2001年(前一次調查)觀眾的數量和參與度是否有所增加。這些資料對檢討、制定市場行銷策 略都非常關鍵,可以作為觀眾擴展的指標。筆者不排除在網上公布的版本可能只是節錄,但因為康文署是香港最大的藝術活動主辦機構,有關它的觀眾資料對整個業 界都具有參考作用。

缺大型藝術消費研究

事 實上,香港一直缺乏大型和定期進行的有關市民文化藝術消費、參與和態度的研究,90年代的人口普查有針對市民出席藝術活動的問題(當時6%市民說過去一年 曾參加最少一個文化藝術活動),1992年政府也委約過一個市民對藝術態度的研究。此後類似的調研都比較小型。要在短時期內盡快擴展香港的藝術觀眾,全港 性的觀眾(和潛在觀眾)的調查是當務之急。

現時政府民間都比較關心香港文化藝術的軟體發展,是因為我們即將有西九龍文化區。但西九只是一個 建築群和文化場地,不是我們文化發展的遠景,我們發展西九龍究竟對香港有什麼意義?是因為西九龍的發展如政府指出有助我們成為國際文化中心?還是因為西九 作為一個文化創意產業的活動有助香港的經濟發展(相信立法會在決定給西九管理局撥款的時候有考慮這一點)?

未來擔任什麼角色需思索

唐 英年司長提出,西九要「有雄心、有能力成為世界各地文化藝術交流的平台,要成為充滿活力、創意的珠三角都會圈重要的軟實力」,究竟需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成 為國際文化中心? 是美輪美奐的場地設施,還是演出、展覽的內容?未來在這些場地演出的節目與鄰近大都市有何不同?為何鄰近地區的市民願意來香港出席文化藝術活動?香港本土 的藝術活動有獨特的文化特色嗎?還是在香港能接觸到來自周邊地區和全世界,最有前瞻性、最有商業市場的製作?對這些製作和國際頂尖的藝術家來說,香港的吸 引力又是什麼?是龐大的市場和高消費力的觀眾、高質素的觀眾、藝術表達自由、知識產權保護,規範的管理制度、媒體的支援報道、業界精英和投資者的關注?

香 港藝術發展的定位一定要考慮與內地的關係。10年前內地與西方藝術交流仍不頻密的時候,我們確實可以作為窗户和仲介人。現代舞方面曹誠淵因為個人視野和多 年努力而影響着整個中國現代舞的發展,近年香港個別製作人、創作人也開始成功在內地建立市場,還有少數幾位藝術行政人員參與內地與國際的藝術交流工作(例 如上海的「藝穗雙周」),但整體來說,香港與內地藝術上的互動還是比較少(意識形態差異當然是原因之一)。

今天不少有規模的西方藝術機構都 嘗試在內地建立市場或尋找合作夥伴,百老匯頂尖的製作公司和劇院已經與內地的一些機構建立夥伴關係。隨着內地越來越多的演出場地建立「聯盟」,政府大力支 持場地「院線化」的發展,相信國際知名藝團的亞洲巡迴演出計畫將會越來越多受到內地「場地院線」的影響。同時,內地演出機構也在努力建立國際巡迴的管道和 網路,個別成功的經紀公司已經能成功的「外銷」中國的藝術活動而獲利,雖然比起「輸入」的差距還是很大。香港現時在內地與國際的藝術交流上並沒有擔任明顯 的角色,將來能擔任什麼角色實在需要我們思索。

須盡快優化資助藝團制度

香 港作為一個「國際文化中心」將會面對不少挑戰。新加波政府自從1999年發表「文藝復興城市報告」後,大力支持藝術活動和創意產業的發展,其藝術活動無論 從質到量近年都有很大的提升,特別是它們的「國際行銷」做得特別好,例如八月份新加波華樂團應邀在愛丁堡藝術節演出。台灣政府也宣布了要大幅提升對藝術和 創意產業的支持。其實個別台灣藝術家(如賴星川等)已經在內地成功開發市場,台灣部分成功的藝術教育系統(如朱宗慶打擊樂系統)也已經登陸內地。

指 出以上的挑戰並不是悲觀,但香港的藝術發展必須有清晰的戰略定位。我們首先要瞭解自身的處境和國際形勢,才能制定實事求事的目標、策略和行動計畫。個人認 為香港還有一些獨有的優勢:藝術表達自由、知識產權保護、規範的管理(雖然這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少)和教育制度、市民開放的觀念態度等。雖然我們在香港往往 忽略了這些條件,因此也沒有發揮這些優勢。

2007年,政府重整一直備受批評的主要藝術團體資助制度,成立「表演藝術撥款委員會」,專責資 助原接受藝術發展局「三年資助」的六個主要藝術團體和公司化後的三個旗艦藝團,為他們提供同一個平台爭取公帑資助。民政事務局其後很快招標邀請顧問公司為 未來的資助制度制定一套評估機制。兩年下來,據瞭解這個顧問項目還沒有開展。

在康文署以外,香港九大主要藝術團體是香港演藝發展的主要「軟 體」,他們的營運模式和成績對香港藝術的生態環境有很大的影響,最近香港藝術發展局的一份調研報告指出這些藝團的觀眾在過去八年有很大的增長。故此制定一 套客觀、公平、具前瞻視野的評估機制對主要藝術團體未來發展非常重要。其實自從1998年香港藝術發展局實行的「三年資助」已經提供了「可進可出」機制。

近 期看見一些立法會議員就主要藝術團體的資助、運營提出一些意見,使筆者更深切體會在所有先進國家藝術資助所奉行的「一臂之遙」(arms-length principle)原則的重要性。香港自從1982年成立「演藝發展局」,即按照此原則的精神,由仲介機構而非立法會決定對藝術機構和藝術家的撥款,以 免藝術家的工作受到政治的干預。希望我們的議員尊重「一臂之遙」的原則,也尊重「表演藝術撥款委員會」的專業性。

改變市民對藝術的觀念

筆 者認為一直限制香港藝術發展的不是資源,而是市民對藝術的觀念。我們的社會普遍認為藝術是小眾的玩意,作為消閒活動,大部分市民認為太嚴肅難懂了;作為文 化的薰陶,又覺得沒有時間和沒有需要。但不少家長理解並且認同藝術的教育功能(培養創意、合群、專注力、追求完美),所以願意付出可觀經費讓孩子上各式各 樣的課外的藝術課(鋼琴、舞蹈、繪畫、合唱等),他們認為鋼琴舞蹈等最低限度是一種技能學習,可以作為孩子未來「後備」的謀生工具。雖然他們一般不會鼓勵 子女從事藝術行業,因為藝術家另類、不能致富,沒有社會地位,也不受尊重。所以藝術教育課程一旦與學校、公開考試發生衝突,就馬上放棄藝術教育。藝術教育 的課程大多只是「技巧的訓練」,沒有欣賞、審美、創作的成分, 也不會關心參與的兒童是否「快樂」。

市民的藝術觀念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有非常 多琴童(鋼琴學生),但很少古典音樂愛好者,更少古典音樂從業者,這解釋了我們的藝術教育與藝術演出/活動的分割性,它們服務不同的市場。既然藝術與生活 關係不大,對經濟也沒有什麼影響,那自然媒體、企業、政府官員、議員等不會關心,藝術被「邊緣化」。

要藝術在香港可持續發展,要提升香港的 藝術軟體,很關鍵的一點是需要逐漸改變香港市民對藝術的觀念。市民要理解藝術對香港的意義、價值:文化產業能幫助香港經濟發展?藝術薰陶能提高我們的個人 競爭力?藝術參與令我們的生活更美好?藝術活動能令我們更國際化?當香港市民逐漸認同藝術的價值的時候,相信他們對藝術工作者會更為尊重,參與藝術的意願 也會更高,那藝術市場便會大大擴展。

要改變市民的觀念是非常困難的,但是西九的建設也給我們提供了最好的機會。在西九建設硬體、提升軟體的 同時,政府應該聯合西九發展局,多方面提升社會人士(包括國際社會)對藝術活動和藝術教育的關注、參與。一方面舉辦令全球藝術愛好者矚目的大型藝術活動, 一方面推出讓香港市民廣泛參與的社區藝術和藝術教育活動,同時組織持續的宣傳公關活動嘗試改變市民對藝術的觀念,例如在電子媒體播出政府新聞處统籌的公益 宣傳短片。在西九建設的時候推出這些措施, 能夠獲得最大的效益。

從北京和上海先後籌辦奧運會和世博會的經驗,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不單是辦一個成功的、舉世矚目的活動,更重要是利用這個活動改造整個城市的建設。希望西九龍帶給香港社會不單是世界一流的文化藝術場地,更為香港帶來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藝術環境。

探索香港文化藝術軟體不足.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