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 December 2009

羅維明 新市鎮

2009年9月23日

住在市中心太久,都想住住新市鎮。

舊城中心樓房密集,難得舉頭望明月,開門見南山,路上少見樹,街窄擠滿人,兩傍都是待修樓宇,橫巷會是疾病溫床。雜亂景像看多了,有時都幾憂鬱。

新市鎮就開朗得多。

火 車公路沿線所見,到處都是華蓋樹木。屋邨路旁種滿花草。北區公園更無圍欄,從路邊草坡任何一處跨過去,就在公園行走,可以穿梭林間,真是理想公園設計。城 門河畔不止有散步長廊,單車徑還通得去大埔。市區要放假才會閒逸,這兒是日常人間。河岸小徑就在家對面,踢對拖鞋就落得樓,街坊打扮四處走,市中心就沒這 樣自由。住得市中心,落街買碗雲吞麵都要花樣年華穿戴整齊。城市生活總不及鄉郊隨意。新市鎮就兩者兼得。

花園景緻,寧靜生活,幾時都叫人嚮 往。所以城市發展成熟,人民開始富裕,講求空間感受,一座座花園新城便陸續出現。我們香港都不落後。私人發展自然想蓋莊園大宅,政府新建的廉租屋都是世外 桃源,一律按照新城市設計標準建造,路上都種樹,店舖入商場,街道無人氣,路上便清靜,樓群自成國,設備樂民生,中庭有花園,小路有草叢,平台可親子,會 所可健身,閒人不易入,生活便清幽。

辛苦了一日,回到這樣的家,幸褔得叫人在夢中笑出來,或者流淚。

想想以前石硤尾的屋邨生活,廚房在走廊,廁所要公用,一家四口一張床。今日的,總算人道。所以政府近年積極拆卸舊日屋邨,我開玩笑說是為了遮醜。怕你問:咁嘅屋都俾得人住?

但 今時今日的世外桃源,日日放假歎世界就賞心樂事,如果還要捱世界,就要視乎搵食是否方便。工作地點在附近,不需舟車勞頓,人生當然美滿,如果日日長途跋涉 出城就閉翳。半夜起身發現啤酒飲光要開一公里車才找到 Seven、每日上班要坐個半鐘頭車才到達市區。生活代價便增加。

所以理想的花園城市,不是把住宅搬到郊外就算,其實是另建獨立新城。

最 先提倡「田園城市」的 Ebenezer Howard 便是想把城市和鄉村的優點全搬到花園新城。在那美麗新世界,他的理想是:有明媚大自然,又不乏社交機會;隨意就徜徉在田野公園;租房低廉工資高;輕徭薄稅 又富就業機會;物價平宜而工作輕鬆;企業可以發展而資金周轉暢順;水質空氣乾淨排水系統優良;庭園明亮無煙塵;沒有貧民窮窟;人人自由又合作。

真是烏托邦。

不 過,Howard 的想像並非全是白日夢。Peter Hall 的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便說,當年英國許多工業家開始在農村建設大工廠,並且同時發展新社區,給工人居住,方便工人上下班。田園城市的出現其實先於理論。Howard 只不過把它理想化,或者說規範化。

生活與工作要配合已經是城市規劃的共識,香港不會不知道,天水圍便 SimCity 一樣,靠近屯門工業區,生活與工作都方便,只是人算不如天算,落成之日,據說是經濟轉型,工廠北移,原先柳暗花明的又一村便隱閉在窮山盡水不通路。

本來是花園城市的典範,環境優閒安靜,到處鳥語花香,卻到處悲情,地利失調外,我覺得同建築設計標準單一都有關。

田園城市,為了安閒清靜,樓房布局,周邊設計,但求樹木不要人,幾乎與世隔絕才及格。建築功能單向,管理又嚴格,未來環境一變,根本無法轉型。

舊城老區,樓房雜生,不受規劃限制,街道開放給任何生意,樓房又可以隨機改變功能,時移世易轉型易,不同環境就吸引不同人流,因此活力不衰。

許 多新市鎮繁華安樂,都因為地利調和,像大圍,水鄉澤國的紅梅谷變成新市鎮,開始時蓋了不少新型村屋,位處青山綠水,都是宜人小居,但隨年月發展,周圍一座 座新邨落成,清靜環境不再,難以優閒安居,但屋舍布局巷弄縱橫,容許人流穿梭,於是轉型商用,商場食肆遍布,不但方便對街屋苑住客,還吸引城市閒人,願意 山長水遠來擦一餐。

天水圍就沒這種方便。

不過要移形換影也不必大興土木,要為自己尋找特色,製造個性,吸引外人,可以學學東涌東薈城,都是一式一樣的屋邨設計,都是熟口熟面的商場裝修,不過轉型成為名牌貨品 outlet 倉,不要說自由行拉箱拖篋駱驛於途,我得閒無事都去兜一轉,看看撿到什麼平宜。

所以知道機場附近打算興建亞洲最大名牌 outlet 倉,就想到怎不開在天水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