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30 December 2009

術 數

面 對突然增加的活動範圍和知識,如何是好?資訊爆炸,不單是現今的問題,漢朝也面對這問題。漢朝承接秦朝的大一統,放棄酷吏之刑法統治,改以文官之禮治,尊 重地區風俗及差異,行其王道,但仍用秦朝的行政體制及軍政,一柔一剛,外柔內剛,所謂「王霸雜用」。帝國統一,歲月靜安,先秦諸子的學問恢復傳授,知識自 四方湧現,開通西域之後,域外的新事物也進入中國了。
處理紛擾的思想和知識,要認定信仰的核心及歸類知識的方法。現代社會以人權信仰及知識 分科的方法,人權信仰是確保人人平等,用憲政民主的制度來調和衝突;知識分科是將知識分割,由不同的專家處理,用自由市場交易和國家公共服務的方式將知識 整合。現代社會之前,人不相信國家和市場的制度可以保證個人權利和知識分享——其實也不值得相信,便用其他的方法,將信仰和知識集於每個人的身上。因此, 古代有信仰完整和知識完整的人,即西方所謂文藝復興人(Renaissance man),今日則少見了。古代,體制崩潰式的災難是不會發生的,每個文人或官員都有完整的知識儲備和做事技巧,集合幾十個人,便可以建立鄉社甚至王國。
資本及電腦出現之前
漢 朝人用的方法是定於一尊,統理龐雜。定於一尊是獨尊儒學,統理龐雜則是陰陽術數。儒學以內心仁義及簡樸祭禮為本,為文明基本之事,以儒學為主流思想,不會 排斥其餘家派主張之天道及神仙(道家者流)與俠義及器用(墨家者流)。道家也不排斥儒學,視之為生民之本,道家著作《淮南子》、《抱朴子》等,都有儒學篇 章。至於由先秦文獻、師徒傳承以及自中國全境及西域而來的知識,則以陰陽五行的符號方式整理,稱為術數,那是有別於西方博物誌與圖書館學的中國式的知識整 理方法(德文Wissensordnungssystem)。這種整理知識的方法,貫通天文地理、朝廷官制、醫藥養生與民間風俗,本來是正統的知識,近代 西學入華之後,變成秘密知識(esoteric knowledge)了。
語言工具與認識能力
無所不包、簡單 明白而又恆久不變的知識整理系統,是今日無法設想的事。因為現代中文語義貧乏,令人不敢如此想像。例如佛學之所以成其佛學,可以講萬緣俱空、心物不二,是 由於梵文的多義性,如梵文的dharma(拉丁字母拼音),漢譯為「法」,既是指現象,也是指構成現象的法則及觀察現象的方法,甚至改變現象的方法(修 行、實踐)。《易經》之「易」字,便有三義:變易、簡易、不易。術數就是變易、簡易、不易的知識整理系統。
真相發現了,就不必前進,只須反 覆演練。例如古人斷言「孤陽不生、純陰不長」,男女在肉慾、性情和社會功能上都是互相吸引和補足的,這是古人對生理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的認識,也是相當穩 固的知識,用陰陽學說來整理,以陰為女,以陽為男,便說是陰陽相吸、陰陽相濟之類,這是不會錯的、也不會改進的斷言。即使今日的科學發現愛情與性愛是由腦 內的分泌物所驅動,也無損於「陰陽相吸」的綜合判斷。
組織知識的符號系統
古人視物,如日光照射樹葉上的露珠,光線錯亂,邊界模糊。在古人的觀感中,物的世界是個交流演化的過程,而非孤立的各自存在。物與物之間有氣息流動,交通呼應,產生變異與平衡,佛教叫這做有情眾生,儒道兩家稱之為天人感應。
陰 陽和五行的觀念見於先秦,但只有零星的討論,及至漢代,始有系統論述。《禮記.月令》、《淮南子.天文訓》、《漢書.五行志》及《春秋繁露.官制象天》 等,將萬事萬物納入陰陽五行之下配置。複雜或循環的事,如曆法、方位、經脈等,便以天干地支或以六十四卦象為序列,干支及卦象各有陰陽及五行屬性。術數的 概念世界建立之後,各種事物便可以用陰陽有別、五行生剋(相生相剋)的方法來聯繫,文人可以用陰陽五行知識來跨越學問範疇,並且將新的知識納入體系之內。 舉例,某官員的生辰、官職、駐守州郡、屋子方位、衣服顏色、食物種類等,都可以用五行的金、木、水、火、土來分析其屬性的。當然,除非該官或其上司如陰陽 先生,事事查黃曆、問風水,否則一般都以常理行事。應用術數的時候,是出了障礙之時,如災異、貶官、生病之類,該官便會用術數審視,找出不合或矛盾之處 (例如所派的州郡不合他的五行命理),然後施術矯正之(調遷、改服色之類),使到各事物之間的生氣繼續通暢。於此,術數便如恢復宇宙秩序之宗教信仰了。
現代科學迅速產生知識
王 朝時代,中國即使幅員廣大,對外交流頻繁,穩定可靠的知識依然得來不易,要有長時期的經驗,才可以確認為穩定知識,說漢朝的知識量暴增,是相對於秦朝及先 秦時代而已。由於穩定知識的增長速度緩慢,古人可以在小團體(禮部、天文家、醫師、術士之類)之內慢慢建立共識,將之以陰陽五行的方法定性,納入術數的知 識整理系統。例如說中國的草藥分為酸、鹹、甘、苦、辛五味,與人體的五臟一樣,可以分屬五行。辛味藥能散、能行;甘味藥能斂、能澀;鹹味藥能下、能軟等, 藥物的功用不是任意分類的,而是用經驗長期考察出來的,例如苦味為主的草藥,今日發現多數有抗菌消炎的生物鹼,辛味藥則有揮發油,可以舒張氣管。中國草藥 的發現和使用,基於自然觀察及長期試驗,由於物種增加緩慢,取得知識之後,可以慢慢用五行來分類。至於中國醫術的五行論證和用藥訣要,不過是方便醫師聯繫 人體內外環境的聯想符號系統而已,有了術數的幫助,可以快捷整理,觸類旁通,不必逐條逐項考慮和衡量,費時失事,而且往往以偏概全,病人得不到整體治理。 情況有如學太極拳的西方人,不懂得陰陽相濟的原理,也可以模仿姿勢及用勁,但不及懂得陰陽之後,可以順暢調身運勁。
中國的傳統知識整理方 法,在明清之後就衰退了。歐洲進入現代之後,在海外開疆闢土,開通貿易,大量新生事物及知識由世界航道源源送入,法國笛卡兒的科學實證方法 (Cartesian method)及實驗室的設備,以至現代大學及研究機構之設立,迅速生產穩定而可靠的知識,這些都是中國的知識整理系統招架不了的。因此,西醫西藥入華之 時,中國醫師只能束手觀看。另一方面,西洋知識走的是精細分科的方法,而且不積極尋求學科之間的聯繫,這也與中國學問尋求各事物之間氣息相通的哲理相違背 的,因此在感情上抗拒將西學納入中國的知識系統,只能各行其是,不相往來。
國人西化百年之後,適應現代生活,逐漸將西洋事物(如建築、電 器)也歸屬五行來看,於是風水可以現代化了。國人適應西醫西藥之後,發現有些病症是西醫難以處理的或療效欠佳的,中醫中藥便趁機復興了。由於環境學及醫學 涉及的參數頗多(物理、氣候、生理、文化習俗、心靈感受等),西方科學一向不善於知識整理及綜合判斷,於是中醫學和風水可以率先復興,以補西學之不足。至 於天文觀測、物候、農政等傳統知識,現代科學足以替代,只能用於學術研究及歷史考證,即使失傳,也毋須惋惜了。
靈異檔案.二十八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