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9 August 2017

反對階級固化、階級歧視,是「反精英」這種文化心理的緣由之一,但如果真按他們的主張,在義務教育中去掉了經典文學、精緻藝術方面的滋養,那麼就會更加助長階級固化。這是在國外已經有實例的。

道理有點複雜,但也不難:人就是會想要分三六九等。我們這些人,這些日子在報上網上長篇大論一大堆文言文和教育體制的問題,往往會忘記一點:我們能作長篇大論,或者有名校的學歷,我們已經是主流價值體系裡面一個像樣(decent)的人,算是精英了,所以我們不怕被別人看不起,不用再過度追逐他人的認同。但多數人不是啊,特別是專科學校,或者後段學校,或者失學的。

為什麼天下父母這麼愛給小孩子報音樂、美術方面的才藝班?社會地位,求在鄙視鏈裡爬到上層一點。如果真的是要學「有用」的能賺錢的技能,那就應該去學做黑手,學好了就直接實戰。這種人也不少,但他們在文化鄙視鏈裡的地位高嗎?不高。我們會因為他們的技能對社會有貢獻而予以普通的尊重,但我們不會期望、甚至不會容許他們講出什麼特別的大道理,除非那是我所認同、我也會講的道理。一個例外是八家將,曾經揹上偏見但近年愈來愈被敬重的群體,那是為什麼?社會功能,傳統文化,還有一些神秘,這點神秘是讓心裡有鬼的人不敢傲慢以對的,而這就是比庸俗的「有用」更高層次的「大體」。

欲在鄙視鏈中得到一個可以免疫於鄙視的位置,古文就是最高段、又最不花錢的,而我們現在在義務教育就可以學到;以後去掉了,那就得上大學或者專門拜師。或曰書很多啊!可以自學啊!但事情不是這樣的。一方面,要眾人知道它,認同它,它才高;一方面,很多人是連門徑也不知道有。美國電影裡就拍過,一群大兵根本不知莎士比亞,直到老師來講才知它並不那麼遙遠困難,而且很有意思。更極端是像《最後魔鬼英雄》裡的阿諾從動作片世界裡穿越出來,第一次聽到古典輕音樂時大受震撼,表示從來沒有聽過這種音樂。是啦,動作片世界或貧民窟裡也會產生自己的音樂,甚至流行到成為產業成為一種主流,但那也更證明了鄙視鏈的存在與演化。你想消除鄙視與歧視?用意不錯,但這種事情除了大根器大智慧之人,還是要有一定的不被鄙視、不被歧視社會經濟地位,才能有餘裕作到盡量不鄙視、不歧視別人的。

古文、文言文可以幫我們達到這點,這是孔門兩千多年來努力建構出的成果。儘管對寒門子弟來說要讀書考試仍然困難,但起碼是聚集一下眾人之力仍可以負擔得起的。自古以來,人們不斷宣傳著寒門子弟力爭上游的精神,就是要維持這麼一個希望,也維持一個可以實現這希望的世界。而現代人對此不滿意了,現代人胃口好大:一方面,說這種「力爭上游」仍是在統治者的格局裡打架,大頭還是被既得利益者拿走;一方面,是要把這一切神壇都砸爛,大家直接平等了,不用再努力學些什麼、向世界證明什麼,每個人做自己,一起來鄙視那些還在追名逐利的人,就好棒棒了。

很抱歉,需求還是存在。大家都說台灣現在很民粹,很反精英,然而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在學習、推廣、從事精緻藝術呢?一因為那些東西確實好,二就是因為大家覺得可以在這上面尋得文化自信與社會地位。如果義務教育不提供這方面的內容,而是如一些人所主張,教會基本的溝通能力和「實用」的表達能力就好,那麼這些能讓你得到光環的東西,就只有被冷落在圖書館裡,或是留給要交學費的師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