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19 June 2010

開卷看世界﹕回憶李維史陀《憂鬱的熱帶》

【明報專訊】有一些學問和見地,必須虛心向西方尋求,特別是對現代的反省。沈括的《夢溪筆談》,徐霞客的遊記,都無文化反省。宋朝明朝的人,還未感受到時代的斷裂感,即使見到殊方異物,有珍惜之心,卻不會有孤絕、痛心或負疚的感覺。

文明人的負疚感

李維史陀(Claude L赌vi-Strauss)去年以百歲高壽,靜別人世,他留下的結構人類學方法,如二元對立、異時性與並時性、深層結構之類,已是人文學科的常識。這種萬法歸宗式的治學方法,在自己身上完成某個學科的總體學問的方法,是在今日講求多元喧鬧以增加職位的學界所不能容忍的了。

學問之外,更值得懷念和繼承的,是他以平等不二之心,看待各地文化,以及歐洲文明人的深思和負疚。

我的進步,是你的退步為代價;我的富裕,以你的貧窮為代價。這是無可辯駁的真相。然而,假若進步的人,富裕的人,不具備這負疚感,承認自己的原罪,窮人只有付諸犧牲性命的暴力。十幾年前,我旅居德國時期,戲院上演一套講述非洲人千里徒步到歐洲抗議剝削的電影,廣告版上的宣傳標語,是「I am poor because you are rich」(我貧窮,因你富裕)。城鎮的人,默默在標語下走過,誰也不敢露出抗辯或不屑的眼神。認罪與寬仁,是文明教養。「仇富啊!」,「民粹啊!」這些話,只在香港有人敢講,竟也有很多人肯聽。當窮人走投無路,向你訴說﹕我貧窮,因你富裕。你低頭都來不及。

以為是新穎,其實是過時

李維史陀在一九三五年在馬賽上船,到巴西的聖保羅出任大學的社會學教席,從此展開人類學研究和民族誌寫作的生涯。《憂鬱的熱帶》(Tristes Tropiques)是他的隨筆。第二章說,「我們偉大的西方文明,創造了我們今日享受的一切珍寶,然而同時也以相應的弊病為代價。」「我們環繞世界旅行的時候,第一件看到的是,我們的污穢,投擲到人類的面上。」為了生產群眾文明,歐洲將單一作物(monoculture)的方法廣傳世界。於是,巴黎可以優雅地衰老,聖保羅卻是恆久新穎,而且一開始現代化,便是過時(out-fashioned)。過時,是所謂發展中國家模仿西方的結果。在香港,在改革後的中國大陸,無一現代之物,即使用錢買來的科技和材料比歐美還先進,都是過時。這些後進社會的高傲愚蠢的統治階層,缺乏現代人的反省和克制。這是我十幾年前撰寫保育文章的心法,來自李維史陀。在香港聽見八達通卡過機的高聲調的嘟的一聲那種管理人不屑掩飾的科技控制慾望,便知道此地的愚昧。系統再精密,也不是現代,而是過時。

文化之命,懸於一線。三十年代的阿瑪遜森林,當地一些語言只有三十多人使用,族人一死去,維繫幾千年的文化就沒有了。這些族人生活困苦,一日只吃些野果、山溪石底的蟲、幾隻鳥,西方人的一頓飯,是他們一日的食糧。儘管如此,他們日子快樂,晚上烤火煮食,夜涼了,就在篝火之旁,赤身擁抱而睡,享受野地的餘溫。森林密集,方向莫辨,族人能夠用肉眼在白天看見天上的星辰,用以定位。族人的首領即使有些是世襲,但必須是慷慨之士,「權力來自民眾認同,首領是以慷慨之心來衡量的」。一五六〇年,蒙田在筆記寫過,航海家帶來三名巴西族人來到法國的Rouen市。蒙田問,做首領的,有何特權。當中一名族人正是首領,他回答﹕「作戰之時,走在最前。」四百年後,李維史陀到了巴西,證實了所言非虛。

尊貴野人與水泥地面

回歐洲的路上,路過印度考察,當年的等級社會依然嚴密。種姓制度,人分五級,外人以為不公義,他卻看出職業保障來。這社會的窮人都很快樂。他住在貴族家中,發現出門之前,他是無法拒絕僕人的服侍的。他們的手和毛巾並不乾淨。貴族必須特定請某家族去掃地、剃頭和掏糞之類。貴族沒有僱用其他人的自由,也不能拒絕服務。不只窮人無自由,連有錢人都無自由。賤民出生便是奴僕,但世襲的貴族也無法解僱奴僕。這是奴僕制度可以維繫下去的原因。李維史陀參觀印度的監獄,地板、脇、飯桌、廁坑,一切盡可能都是水泥造的,用大水喉沖洗。他的評語是﹕人簡化為一條消化管道,這是現代管理。看了香港各處空地和公園不斷增生的水泥地面,這評語正合時。

新石器時代最有創造力

末二的一章,他說人類最有創意的時代是新石器時代,所有生存需要的技術都發明了。後來的文字,卻是不必要的發明。當然,新石器時代沒什麼醫學知識,但疫病淘洗了人口,維持生態平衡。有了醫藥和衛生知識,人類可以大量繁衍,但死亡卻以更為殘忍的方法轉移了,例如飢荒和滅族戰爭。或者如今日的現象,只有少數人活得像個人,其餘活得像機器。「人」口沒有增長。掃平窮人的差異,令窮人變成物件,以品質交換數量(exchanging quality for quantity),就是現代文明。現代的官方教育,就是要令窮人變成識字文盲,維持社會的識字率低於百分之五,猶如中世紀。這些體會,我都要感激李維史陀這本書,在二十五年前讀的。

我讀的是英文版。在大學副修法文,但幾年之後,技窮了。我的法文腔調如巴黎人,但法文句法之精妙,筆走龍蛇,是我無法掌握的。領教過了,這也是我寫文章不敢多用虛詞造長句的原因。

文 陳 雲

Monday 14 June 2010

內地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出台 民營媒企崛起爭飲頭啖湯

2010年6月14日

隨着國務院《文化產業振興規劃》、九部委《關於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出台,內地文化產業發展已被提升至國家戰略地位,不少在內地經營、本港上市的公司,近月來都頻有動作,頓成為市場焦點。

本報近日特別走訪了文化中國傳播(1060)主席董平【圖】,及華億新媒體(419)首席執行官王虹,談到作為內地文化產業中的民營代表,是如何看待這次機會,不過,兩者都沒有只着眼於發展內容業務,而是計劃藉此進一步全面拓展文化產業。

中國社會科學院早前發布《2010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報告指出,二○○九年中國文化產業國內外市場規模約為八千億元人民幣,教育消費、新媒體消費、旅遊消費和演出市場、電影市場消費成為去年中國居民文化消費四大熱點。

北京銀行率先借貸

文化中國上周初與北京銀行簽訂協議,集團旗下五家內地附屬公司可獲提供文化創意產業專項授信十億元人民幣,以支持精品影視製作、傳統媒體運營、手機電視等新媒體運營、手機網路遊戲及無線增值服務、影院建設等五大重點業務發展。

電影融資向來最為關鍵,董平在北京接受本報訪問時說,銀行與電影公司實現銀企合作是很重要的一步,對文化產業而言亦十分難得。據了解,北京銀行是最早涉足文化創意產業的金融機構,而今次更是其對文化創意產業貸出的最大一宗。

他指出,隨着今次的信貸安排,公司未來會加大影視投資力度,同時反映了在政策下金融機構的實際支持,有助文化產業公司控制風險。值得注意的是,以版權及收入作為抵押,亦說明內地對知識產權制度及電影行業的盈利模式開始重視。

儘管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還在初步階段,但董平強調,政策目前已對文化中國一類媒體公司開放,而且只會變得更加市場化,政府也有很大的期望,文化產業要配合政策發展,也要符合社會人民的要求。

他解釋,過往可能以古裝片較受歡迎,但近年已改以現代背景較易受落,特別是與生活息息相關,因社會發展的水平已提高不少,而有別於過往崇尚大片,轉走精品路線,現代化口味較重的電影,與八十後、九十後有密切關係的料會成為主流。

「每部片都要有完整的商業計劃,用什麼人來做、有什麼人來看,廣告收益等等。」董平承認,作為上市公司對利潤始終要有所要求,包括票房反應都要計算,片種也由前幾年的藝術片到近兩年以商業片為主,亦會為完整生產鏈而建設電影院。

冀發展出「荷里活模式」

華億是另一家涉足內地文化產業的公司,王虹向本報表示,國內電影市場增長得十分快,這從戲院的銀幕數目急增可見一斑,發展潛力非常大,而目前還未真正起動;加上三網融合政策出台,對公司亦有利,因這將會增加對有質素內容的需求。

他又說,當然也希望假以時日中國可發展出一個「荷里活模式」,拍戲肯定能帶來盈利,但畢竟每部電影的回報率也不一樣,很難說準,有時盈利也不會像其他行業般穩定,但有一至兩成已很不錯;考投資者眼光之餘,也要加強風險控制。

「投資上一部即使成功,但下一部卻可失敗。」王虹深明拍電影充滿變數,故會盡量避免不採納大項目,同時與大型機構合作以降低風險,而投資內容業務時會較為保守,免得因高風險而影響盈利,將來亦會以電視頻道廣告作為核心收入■


放大圖片
【列印文章】

Thursday 10 June 2010

張信剛 古典希臘文化與西學東漸

2010年6月4日


我在台灣讀大學的時代,一些醉心西方文學的「前衞」青年喜歡討論古希臘的悲劇;也有些自稱不食人間煙火的朋友會講些普羅米修士盜火到人間的故事;當然還有一位著名詩人寫下了「今夜的星空很希臘」這名句。對他們來說,這比討論後羿射日嫦娥奔月,考究燧人氏故事的由來和詠頌「昨夜星辰昨夜風」要「現代化」得多。且不論這些人的文化取向如何,他們的言行確實是「西風東漸」的證明。

「西風東漸」這個語詞在許多護衞國本者的口中總有一絲無可奈何的意味。但是,對於只有一字之別的「西風東漸」又應該如何看待呢?

明清之際,西學之東漸可說是從意大利人利瑪竇一五八三年來華傳播天主教開始。我認為利瑪竇在東西文化交流史上最大的貢獻是,他首次把希臘古典時代的數學介紹到中國來。他用以理性主義為基礎的學問作為傳教工具,打開了某些中國士人通往神靈世界的心扉;他也使更多中國士大夫認識了一種以往從未接觸過的知識和思維方式。

對於完成於西元前三百年的「歐氏幾何」,大臣徐光啟除了心中霍然閃出一片亮光,也許還雜有幾分疑惑:為什麼希臘人在我國戰國時代已經具有如此精密深邃的推理方式?假如與孔夫子同時代的畢達格拉斯(Pythagoras)能把數學視為一種理性而客觀的科學,推導出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定理,那麼孔子所提倡的「禮、樂、射、御、書、數」中的「數」是以什麼為根據呢?

此後接着被介紹到中國來的古典希臘哲學、天文學、地理學、醫學、建築學、美學(包括繪畫與雕塑)無一不令肯花功夫去認識這些成就的中國知識分子深為折服,因而頗懷敬意地把從古希臘文明派生出來的近代歐洲文明稱為「西學」,隱然感到「西哲」在許多方面可能勝過中土的先哲。

東西方的文化大國

希臘不只在西方,而且在包括中國在內的東方,被毫無疑義地認為是一個文化大國。

其實,希臘是歐洲東南部的一個小國。人口大約一千萬,面積約十三萬一千方公里,全境約百分分之八十是山地,有一千四百個島嶼,海岸線彎曲,長達一萬一千六百公里。希臘的地理環境不適宜大規模耕種,不容易建立亞洲和埃及的農業社會所產生的帝王制度。

但是,希臘的地理適合航海貿易。所以希臘的文化從來都以出海貿易和移民為基本形式。它位居地中海東部,與小亞細亞的赫梯帝國和埃及都接近,吸收了它們的文化,大約在西元前三千年就能鑄造頗為精美的青銅器,也能製作細緻的彩繪陶器。

這個時期的希臘文化中心在克里特(Crete)島上,後來傳入希臘半島和小亞細亞的西部。

雖然希臘人並不屬於同一個政治組織,但是他們有共同血緣與語言,有同樣的神靈崇拜與神話。各種全希臘的競技(如奧林匹克運動會)、詩歌比賽和戲劇演出使他們有共同的文化認同。四千年來,希臘人的語言一直沒有很大的改變。儘管他們的統治者和政治歸屬屢經變更,希臘人的自我認同一直保持了下來。

劃分八個年代

大體說來,希臘的全部歷史可以用八個年代來劃分。

第一個是西元前約八百年。希臘人此時已借用並改進了腓尼基人所創造的字母,產生了荷馬的不朽史詩《伊利亞德》與《奧迪塞》。希臘在這個時期展現了經濟、政治與文化的巨大進步。

第二個是西元前四百七十九年。希臘擊敗了波斯的第三次進攻,成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這是希臘的雅典和斯巴達最為強盛和古典文明最為興旺的時期。雅典自由市民的民主政治和斯巴達奴隸主的全民軍事化制度,可以說是古典希臘城邦政治的兩種典型;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人,是古典希臘哲學和科學的代表人物。

第三個是西元前三百二十三年。這一年亞歷山大大帝逝世;此前,他的馬其頓王國已經征服了希臘的各個城邦,以及埃及、敘利亞、波斯、中亞各地以及印度河流域的一部分。他的去世標誌着古典希臘的終結,也是希臘文化向四周擴散的「希臘化時代」的開始。因為尼羅河每年都會氾濫,改變耕地的面積與形狀,所以丈量土地成為非常重要的工作,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幾何學(geometry;意為土地之度量)達到了高峰。

第四個是西元前三十年。羅馬的奧古斯都(Augustus)征服埃及與小亞細亞;羅馬帝國的力量達到頂峰。但是,羅馬人的宗教信仰、生活習慣、建築、修辭學、美學都轉向希臘學習;政治上的征服者變成了文化上的被征服者。

第五個是西元三百三十年。羅馬的君士坦丁皇帝決定把首都遷到位於黑海口的拜占庭,改名為君士坦丁堡;定基督教為國教。不久,在羅馬和君士坦丁堡各有一個皇帝。西元四百七十六年,西羅馬帝國被屬於日爾曼民族的西哥德人滅亡。東羅馬,即拜占庭帝國在兩個世紀後則完全希臘化,正式用語也是希臘文。

第六個是西元一○七一年。這是拜占庭帝國衰亡的起點,也是小亞細亞突厥化的開始。

第七個是西元一四五三年。奧斯曼突厥人攻佔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正式滅亡。今日的希臘成為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

第八個是西元一八三○年。雖然經過近四個世紀的奧斯曼統治,希臘人由於教會的自治,始終保持了民族認同。十九世紀,西歐的民族主義開始在希臘人中傳播。這時歐洲的著名知識份子,如英國詩人拜倫、雪萊,法國作家雨果等人為希臘獨立鼓吹並籌款。一八三○年歐洲列強承認希臘為獨立國。

在下星期的「遊走於文明之間」的專欄中,我會簡單地描繪一些中拜占庭時代和奧斯曼治下的希臘文化風情畫。

近幾年我時常在內地作有關中國文化、西方文化以及伊斯蘭文化的演講。聽眾最常提的問題是「你如何回答李約瑟難題?」也就是,「既然中國在十六世紀之前的科學技術一直領先西方,為什麼現代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中國出現」?

我常說:「讓我嘗試回答一個相關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現代科學和出現在西方。」

現代科學 西歐出現

現代科學之所以出現在西方有三個要素:古典希臘文明,中古伊斯蘭文明,和近代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啟蒙主義。

假如說古典中國文明的主要關注點在人的今世和社會倫理,古印度文明的主要關注點在人的心靈活動和自然界(包括一切生命)的創生,持續和毀滅的過程,古埃及文明的主要關注點在神靈與統治者的結合和身後世界,古典希臘文明更多的關切是在尋找自然界的奧秘和發現真理的途徑。因此在所有古代文明中,希臘文明更加注重客觀真理和理性思維。

許多古代希臘著作被翻譯為阿拉伯文,並成為早期伊斯蘭文明的學術根源。無論在實際的學科如天文、地理和醫學,還是在抽象的哲學、法律和教義中,伊斯蘭學者都大量借鑑了古典希臘的著作。即使在宗教法律的解釋中,伊斯蘭學者承認並且注重類比推理和眾人公決的原則。

十二世紀之後,正統伊斯蘭趨向保守,失去了思維創新的動力。但是,同時期的歐洲卻逐漸從幾百年的夢魘中蘇醒。通過西班牙、西西里和北非各地的接觸,許多歐洲學者把大量阿拉伯文的著作,包括很多早期翻譯自希臘文的著作,轉譯成拉丁文。這些著作隨着紙和印刷術的應用使歐洲的教育普及起來,學術氛圍濃厚起來。

十五世紀,奧斯曼佔領希臘以後,許多希臘學者流亡到西歐,成為歐洲上層子弟的教師,從而使原先被保存下來的希臘文著作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本主義,啟蒙運動的理性主義都以希臘古典著作為濫觴。這就是為什麼現代科學出現在西歐。這也是為什麼不論今天的希臘無論陷於何等嚴重的金融或是政治危機,它將是世界上永遠的文化大國。

張信剛 拜占庭帝國速寫

2010年6月11日

拜占庭是古希臘時代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黑海交匯處的一個村落的名字,西元三三○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把首都從羅馬遷移到這個戰略要地之後,將它改名為君士坦丁堡。

歷史上從來就沒有過「拜占庭帝國」;西元一四五三年,為抵抗奧斯曼突厥人而戰死在君士坦丁堡城牆上的最後一位羅馬皇帝並不知道他是「拜占庭」帝國的皇帝。

東羅馬帝國滅亡二百年之後,一位德國歷史學家首先用「拜占庭」這個詞來指東羅馬的政治、文化、歷史等。後來的歷史學家一而再,再而三地援引這個用法。

從本質上看,「拜占庭帝國」是由羅馬政體、希臘語言(與文化)和基督教這三大元素所組成。也就是說,羅馬貴族在古希臘文化的領土上與本地人融合,大家逐漸皈依了基督教,但仍用羅馬的政治結構和基本法律治理國家。

君權、軍權、教權

羅馬帝國自從奧古斯都之後,皇帝由軍事領袖們相互推選,是國家至高無上的領袖,有軍隊指揮權、徵稅權、施政權、立法權和司法權。同時,早期羅馬皇帝還有和中國「天子」類似的超越於法律而近乎「神」的地位。縱觀世界歷史,「槍桿子裏出政權」是一個普遍現象,這個說法在早期歐洲的表現就是羅馬帝國由軍人當皇帝。

羅馬帝國遷都君士坦丁堡後不久,基督教成為國教,皇帝也是基督教徒,所以很難再繼續以人扮「神」。(拜占庭皇帝對宗教領袖有很大的影響力,但宗教領袖又有權為皇帝加冕和祈禱,兩者之間有若干制衡。總體而言,大權操在掌握軍權的皇帝手中。

基督教基本教義的形成

今天世界上通用的「西元」紀元以耶穌出生的那一年為起始。但在當時,一個猶太男童誕生在羅馬帝國轄下的巴勒斯坦,是一件根本不會被人注意的小事。

耶穌誕生三百多年後,據說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因為在夢中受到啟示,把基督名字畫在軍旗和盾牌上,果然大勝。從此他傾心基督教,並決心把耶穌從猶太教裏的一個宗派領袖升格為地中海世界的救世主。君士坦丁以皇帝的身份於三二五年在尼西亞(Nicaea;即今日土耳其的Iznik)召開了基督教的第一次大公會議,試圖協調當時基督教不同領導人對教義見解的歧異,包括對於上帝「三位一體」的理解。會議中各方爭執不下,君士坦丁皇帝一錘定音,決定獨一無二的上帝又分為本質上屬於一體但位格不同的聖父、聖子、聖靈三位。

這時他還沒領洗成為基督教徒,但因為他是皇帝,所以就有發言權。

拜占庭帝國最傑出的皇帝是查士丁尼(Justinian,527至565年在位)。他在君士坦丁堡修建了許多重大工程,最著名的就是經典的拜占庭建築聖智(Hagia Sophia)大教堂。他也制定了許多法律,有關政治、財務方面的以拉丁文撰寫,有關民生、社會的則以希臘文撰寫。他去世後,拜占庭帝國就正式轉為希臘化了的羅馬帝國,拉丁文逐漸遠離了人們的生活。

查士丁尼和他的皇后蒂奧朵拉(Theodora)都不是貴族出身。他出生在馬其頓的農民家庭;她則是馬戲團馴獸師的女兒,遇到未來的皇帝之前,一直是一個脫衣舞演員。在某些時刻,蒂奧朵拉比查士丁尼意志更堅強也更果斷。

由於查士丁尼大興土木,徵稅很重,所以不少平民對他不滿。在某次傳統的星期日馬車比賽後,平時支持綠色車隊的平民和支持藍色車隊的上層市民起了衝突,結果「綠營」和「藍營」雙方掀起街頭暴動,人群不久就開始放火,並衝擊皇宮。局勢緊迫,查士丁尼考慮出城暫避。蒂奧朵拉此時義正詞嚴地說,外面鬧事的是綠黨和藍黨,你是紫色的(皇帝穿紫色袍),所以你哪里也不能去,只能留在城裏平息騷亂。

拜占庭的「硬實力」

西元五世紀末,西羅馬帝國滅亡。東羅馬拜占庭帝國雄視巴爾幹半島、義大利南部、小亞細亞和地中海東部島嶼長達五百年。第十世紀起,又在領土縮小,強敵環伺的情形下繼續生存了五百年。前後一千年的王統傳承和對外統禦,超過中國歷史上任何朝代。

拜占庭的立國之道就在它能把經濟力量與軍事力量配合使用,讓它們相互促進。它長期是地中海貿易的中心,亞歐交通的樞紐。眾多的海港、大批的船艦、多民族的人口使它的經濟充滿活力。

拜占庭政府經濟力量很強,有許多固定收入。第一,所有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的船隻都要交通航費。第二,政府壟斷境內的糧食和絲綢貿易。

拜占庭帝國西元四世紀初發行的金幣一直到十一世紀中葉在亞歐各地都是通用的貨幣。它的成色維持八百多年不減,發行量保持穩定,深受各國商人的信任,簡直就是「中世紀的美元」!

軍事上,拜占庭多世紀來一直有一個秘密武器:「希臘火」。那就是可以像近代的火焰噴射器似地,從船上噴射出來的一種硫磺和硝石的混合物,能夠在海面上長時間燃燒而不滅。

軟實力宗教及語文

拜占庭的「軟實力」就是它的文化。一個是宗教,另一個是語文,而兩者是聯在一起的。

拜占庭「軟實力」最為明顯的例子是對斯拉夫民族的教化。第九世紀時,有一個多瑙河之北的斯拉夫民族的小國的國王請求拜占庭派人去他的國家傳播基督教。拜占庭派了長期在北方居住,通斯拉夫語的Cyril 和 Methodius 兩兄弟。他們除了宣揚基督教義之外,還以希臘文的大寫字母為基準,創造出一套今天斯拉夫民族通用的西裏兒字母(Cyrillic Alphabet),並用這套字母翻譯了《聖經》。

大部分斯拉夫民族,如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因此才有了文字和民族宗教。斯拉夫教會把這兩位希臘兄弟祝升為聖人,拜占庭的「軟實力」不可謂不強矣!

歷史真是充滿諷刺!羅馬人本是希臘人的親戚加鄰居,他們征服了希臘人之後被一批北方的民族滅亡,羅馬的國號要靠希臘人繼承。後來北方民族成了基督教的捍衞者。

一○九五年,羅馬教宗倡議歐洲人組成十字軍,對佔領聖地的異教徒進行聖戰。十字軍前後一共發動了七次東征。他們的敵人和目標都應該很清楚,那就是盤踞在今天黎巴嫩和敘利亞一帶的阿拉伯穆斯林。

怎知十字軍第四次東征(一二○四年)時,竟然佔領了君士坦丁堡,洗劫三日,並且把拜占庭瓜分為若干小公國,其中有拉丁公國,也有希臘公國。拜占庭在希臘的許多海港和其他島嶼都成為威尼斯所有。此後雖然拜占庭又奪回君士坦丁堡並且恢復了運作,但是元氣已傷,難以振作了。

「落日照大旗」。此後,就只等從蒙古高原經過八百年漫長西遊而來的奧斯曼突厥人登上拜占庭帝國為他們花了一千餘年搭建的舞台,展現那結合突厥、阿拉伯、波斯和希臘文化的奧斯曼風采了。

Saturday 5 June 2010

中途出家:園地慘變平台

某校文藝刊物編輯來函,請求寫序。襄助文事,樂意為之,然則信中語言,令人輾轉反側,未可釋懷。
信中,客套一回之後,轉入正題,說「某某中文學會為推動同學寫作,及提供文學創作的平台,特替學會刊物《藝林》徵文。《藝林》是一本結集同學和老師不同類型文學作品,並於每年的開放日派發校內師生及公眾人士的文學年刊」。(《藝林》是筆者自擬之假名)
文 學刊物的編輯放棄「園地」一詞,改用「平台」,頓有山河色變之嘆。五四時期的新文化運動,縱有千般不是,仍視文學為心靈修養之園,還文學一個純真天地。刊 物的發刊詞,多見「園地」一詞,編輯謙稱園丁,作家創作為生,則自謙筆耕。影響之下,香港早年的刊物也沿用投稿園地、文學園地之類的講法。一九八六年投稿 的時候,文友編的香港《公教報》文學版就叫「青原篇」,青青原野也。文藝創作喻為園藝,有悠久的歷史,也符合創作所需的天賦、培植、運氣與收穫儲存的元 素。新時代的耕種意義,更加豐富了,是生計所依,是興趣所託,是群體所寄,也是心靈所安。園地有的是榖麥蔬菜,花草樹木,平台有什麼呢?
古字「平 臺」,是露天的臺榭,供眺望、宴遊之用。杜甫《重過何氏》詩之三:「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歐陽修《河南府司錄張君墓誌銘》:「其平臺清池,上下荒 墟。」平臺寫為平台之後,不再是吟風弄月之臺榭,而是工作平台、大廈平台。施工地盤或貨倉內的工作台,可以搬移升降的,叫平台。香港大廈外牆的清潔工或油 漆工站立的工作吊船,或搭在竹棚上的幾塊木板,都叫平台。私人屋苑商場樓上的石地堂,供住客散步打太極拳的,亦叫平台。方便工作和遊樂之地而已,事情過 了,大水喉一冲,了無痕跡。
大陸官場用的「搭建平台」,是工程師治國的詞彙,是便利工程而搭的場所。完事了,一哄而散,平台就留下一地瓜殼果皮煙 頭酒瓶,甚至屎尿。去過地盤的人,都知道的。很多大陸的新建築,即使是高級會所,開幕之後,平台用完了,就留下一地垃圾,往後失修,入內便聞到一陣臭味。 二○○八年過後,奧運會的鳥巢體育場,工作室就留下垃圾和屎尿。這是平台的真義。搭台做一齣臨時戲而已,誰會認真看待?
北方共產中文的語彙,南下 香港,香港連某些中文系的學生也察覺不出,不聞其臭,甚至臭味相投,用之唯恐不及。至於「不同類型文學作品」,中文是「各類文學作品」,英文的 various,中文是各類、種種、形形式式, different才是不同。西而不化,比起共而產之,倒是無傷大雅了。
陳雲

Friday 4 June 2010

40个上海

May 31
上 周去了位于许昌路1220号的上海字模一厂。成立于50年代后期的上海字模一厂,一度承担了国内大部分的字模生产任务(同时代的竞争对手仅有北京新华字模 厂)。据说最火的时候,预定字模要排队到2、3年后才有。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电脑时代的来临,金属活字印刷的需求已经非常稀少。上海字模一厂的厂房变成 了格林豪泰廉价旅馆,仅留一10几平米的小小门市部。和退休的阿姨交流中得知了当年的种种辉煌,翻看字体样册,时时赞叹于前人的杰作。

现成的字只有几个,是别人剩下来的。挑了40对“上海”,想想以后可以作为礼物送人。不知40个“上海”,能不能换回一点新生。

Thursday 3 June 2010

回收

2010年6月4日
路 過回收箱,難免回頭望。回收箱很困惑人,籠滿了,是善心多,環保意識強,也是經濟興旺,購物重複,貪念充塞,亂購物而家居位置不夠,要安心丟棄,回收箱便 成了購物狂的告解室和贖罪所。地價昂貴,居住空間狹窄,社會鼓吹潮流消費而以外表衡量他人,環保又成為廉價的心靈治療而不是嚴肅的生活方式,回收箱便應運 而生,成為消費城市的必要裝置。
收買佬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中共仍未經濟開放之前,工業品仍未到達產能過剩而價廉物劣之前,香港工業興旺,當時的工業以勞力密集的中小企業為主力,可以靈 活處理各類原料和包裝物料,當時街頭巷尾無回收箱,很多攤檔收買五金、玻璃和舊衣服,士多店賣的本地汽水啤酒,也有回樽(押瓶)之設,飲品玻璃樽不須丟 棄。
即使遠至郊野村莊,也有收買佬在村口收買玻璃樽和爛銅爛鐵。當年收買佬要的物料眾多,連草灰和雞鴨鵝的毛也要。草灰用來醃製鹹蛋,雞毛用來做雞毛撣 (雞毛掃),鴨毛鵝毛用來做鵝絨被,這些都是當年香港的本土工藝。收買佬有挑擔的,也有騎鳳凰牌國產單車的。當年江湖有行規,每類物料的收買佬都不同,隔 三兩月或半年來一次。收買佬來了,村童便奔走相告,以免物料堆積過久而變壞,尤其是雞毛鴨毛,即使用筲箕掛在樹上防潮,夏日放久了也會腐爛的。收買佬一般 以物易物,對換雙喜牌火柴、麥芽糖梳打餅之類。收鳥毛的老伯,口號就是「鵝毛鴨毛換火柴」。
只有玻璃樽是換錢的,收買的是貨車司機。視乎大小和新淨程度,三兩毛錢一個。透明的米酒樽和藍妹啤酒樽,三毛錢一個。當年的醬醋廠和街坊糧油店,如顧客不帶盛器來,便供給玻璃樽盛載。如今,只在五金舖仍見散裝的天拿水(有機稀釋劑),用藍妹啤酒樽裝的。
收於天地
收買廢紙和舊衣的很少。往昔報紙雜誌紙張不多,舊報紙可以用來包書、墊枱、貼牆、摺紙鳶或放入爐竃透火。往日的家庭人口眾多而生活節儉,窮人舊衣服 不會丟棄,也不會出賣。舊衣在兄弟姐妹之間相傳,破爛之後用針線縫補,真的補無可補,便成為爛布,剪裁出來做洗碗布、抹桌布,也用之包裹瓜種(如冬瓜、苦 瓜),浸入暖水,加快發芽。輾轉使用,布屑丟棄田頭,腐蝕之後,沒入泥土之中。爛紙和爛籮可以放入爐竃焚燒,燒衣服則屬禁忌,只有先人衣服無後人承繼穿 着,才會焚燒的。 這是自古以來的鄉村物質循環,用於斯,滅於斯,收歸大地,這是真正的回收。
正行與偏門
往日的「爛」字,也不是真的無用。爛了就補,兒童都懂得針線縫補,打架之後,若果丟了衫鈕,便要慢慢在泥地上找回。爛銅爛鐵是有人要的,即使是爛佬 爛仔,也可以幫人做粗重工,甚至做爛鬼、爛頭卒,替人打架收賬的。總之,放下身段,爛身爛世便可謀生活。年底,有一穿唐裝的收買佬上村,唱誦「收買爛銅爛 鐵,爛金牙爛墨水筆」,一連四個爛字。這些行業,當年叫「偏門」,由收買佬、走江湖到黃賭毒,都是偏門。漁、農、礦、工、商,叫正行。
八十年代,中共經濟開放,港英政府又預備交還香港,無心發展本地工業,以致工業北移,很多正行消失了,偏門也剩不了多少。廢紙和鋁罐仍有人收購,送 回大陸。玻璃樽則因本土食品工業式微或進入科學生產而無人要。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鄰村開了玻璃廠,收購玻璃樽,熔解之後製造粗玻璃器皿(如煙灰盅),也在 九十年代結業了。
環保興起,卻無環境
有循環再用之實,便不需循環、回收之類的名。西洋的Recycling概念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隨環保意識流行香港,先是用「循環再造」來翻譯,後 來簡化為「回收」。可惜回收概念流行之後,本土工業和作坊工藝式微,地價飆升,社會雖然興起環保和「樂活」思想,卻無產業環境和居住條件配合。環保署推出 的廢紙、鋁罐和膠瓶回收,只有廢紙和鋁罐是名副其實的,膠瓶回收後很多時沒人接收,政府又不補貼本地環保工業,無法抵消高昂的運費和儲存費。
嚴格的環保,先要減少物質消耗(reduce),其次是物品再用(re-use),最後才是循環再造(recycle)。循環再造消耗不少能量、水 源和土地空間,也要額外加強措施以避免污染,只有在本地或鄰近進行,才可用本土經濟和環境保護的社會效益,抵消環保工業的賬面經濟效益損失。
邪惡大循環
在街邊的衣物回收箱捐贈了衣服之後,更要審慎購買,以免回收箱的善心掩蓋了物慾的貪心。特別是來自中國的貨物,價廉物劣,而且廠主靠壓榨勞工以維持 微利出產,是一盤全球化的爛賬。千里迢迢在中國生產一條牛仔褲,便宜幾十塊錢,質料卻不如以前本地生產的,途中虛耗的石油,污染的水土,侵蝕的工人健康、 家庭生活和農村生計,將來要補救和整治,卻又不是那省回的幾十塊錢之數。最後支付代價或承受惡果的,只是窮國的老百姓自己。跨國的產業鏈,也要以富國的道 德良心腐敗來做代價的,也難怪這個年頭出現不顧廉恥的金融詐騙和國家信貸崩潰。
以前收買佬上村收購玻璃瓶、雞毛和草灰的本地經濟,一去不回了。香港的回收事業變成消費社會的心靈治療,靠政府補貼,運送到遙遠的內地,再造成血汗工業品,運回香港出售,完成邪惡的循環。
陳雲|我私故我在

Ten of the greatest: Map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Peter Barber

From the USSR's Be On Guard! map in 1921 to Google Earth, a new exhibition at the British Library charts the extraordinary documents that transformed the way we view the globe forever

By PETER BARBER, Head of Map Collections at the British Library

1. BE ON GUARD! 1921

The infant USSR was threatened with invasion, famine and social unrest. To counter this, brilliant designers such as Dimitri Moor were employed to create pro-Bolshevik propaganda.

Using a map of European Russia and its neighbours, Moor's image of a heroic Bolshevik guard defeating the invading 'Whites' helped define the Soviet Union in the Russian popular imagination.

Be on Guard!

2. HENRICUS MARTELLUS WORLD MAP, c1490

It's said that Columbus used this map or one like it to persuade Ferdinand of Aragon and Isabella of Castile to support him in the early 1490s.

The map was made by a German cartographer living in Florence and reflects the latest theories about the form of the world and the most accurate ways of portraying it on a flat surface.

It seemed to prove that, as Columbus argued, there wasn't a great distance between Europe and China by sea.

The map is also the first to record the rounding of the Cape of Good Hope in South Africa by the Portuguese in 1488.

This proved that there wasn't a land link to Asia in the south - and that Europeans could reach the riches of the East Indies by sea without having to go through Muslim-held lands.

Henricus Martellus World Map

The Henricus Martellus World Map was the first to record the rounding of the Cape of Good Hope in South Africa by the Portuguese in 1488

3. CHINESE GLOBE, 1623

Made for the Chinese Emperor, this is the earliest known Chinese terrestrial globe, and a fusion of East and Western cultures.

Its creators are thought to be the Jesuit missionaries Manuel Dias (1574-1659), who introduced the telescope to China, and Nicolo Longobardi (1565-1655), superior general of the China mission.

Both were respected scholars, and the globe's depiction of the coasts of Africa and Europe would have contras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aps.

These exaggerated the size of China and placed it in the middle of a world that otherwise consisted mainly of small off shore islands.

In its treatment of eclipses and meridians and its information about magnetic inclination, however, the globe draws on ideas that were developed in China far earlier than in the West.

Chinese Globe

The Chinese Globe which was made for the Chinese Emperor in 1623

4. WALDSEEMULLER WORLD MAP, 1507

'America' is named and envisaged as a separate continent for the first time on this map, put together by a think tank in Saint-Dié in the Duchy of Lorraine.

The map itself was created by a skilled cartographer, Martin Waldseemüller, and was accompanied by an explanatory booklet by one Matthias Ringmann. Impressed by the writings of Florentine navigator Amerigo Vespucci, Ringmann suggested that the Americas weren't part of Asia, as Columbus thought, but a continent in their own right.

So they should, like the other continents, have a female name - hence America, after Vespucci's first name. Perhaps to emphasise the independent existence of the Americas, the map shows what we now know is the Pacific lapping the western coast of South America, though its existence was only confirmed years later.

Waldseemuller world map

The Waldseemuller world map named and envisaged America as a separate continent for the first time

5. GOOGLE EARTH, c2005

Google Earth presents a world in which the area of most concern to you (in this instance, Avebury in Wiltshire) can be at the centre, and which - with mapped content overlaid - can contain whatever you think is important.

Almost for the first time, the ability to create an accurate map has been placed in the hands of everyone, and it has transformed the way we view the world. But it comes at a price.

There are few, if any, agreed standards about what should be included, and the less populated and 'less important' regions get ignored.

Google Earth

The ability to create an accurate map has been placed in the hands of everyone with Google Earth

6. DESCRIPTIVE MAP OF LONDON POVERTY, 1889

Businessman Charles Booth was sceptical about a claim in 1885 that a quarter of Londoners lived in extreme poverty, so he employed people to investigate.

They found the true figure was 30 per cent. The findings were entered onto a 'Master Map' using seven colour categories, from black for 'Lowest class, semi-criminal' to gold for wealthy.

The authorities were terrified into action, and the first council houses were built soon afterwards.

Map of London poverty

This map of London showed that 30 per cent of people lived in extreme poverty

7. 'RED LINE' MAP OF NORTH AMERICA, 1782-3

This map was used by British diplomats negotiating an end to the 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 in Paris. Richard Oswald, secretary to the delegation, annotated it with coloured lines to show where it was thought past treaties established the U.S./Canada border.

In the event, when drawing the northern border the Americans asked for less than expected, and in the century afterwards they tried to renegotiate.

To prevent them from seeing this embarrassing map, it was removed from the British Museum, where it had been since the 1820s, and placed in the Foreign O ffice.

'Red Line' map of North America

The 'Red Line' map of North America was used by British diplomats negotiating an end to the 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 in Paris

8. LONDON TUBE MAP, 1933

Dismissed as too 'revolutionary' when it was first submitted in 1931, Harry Beck's Underground map solved the problem of how to represent clearly and elegantly a dense, complex interweaving of train lines.

Placing the stations at similar intervals regardless of their true locations amplifies the area of central London, increasing its clarity, while the straight lines and interchange symbols confer a simplicity and order on the network. A cartographic icon.

London Tube Map

Harry Beck's Underground map solved the problem of how to represent clearly and elegantly a dense, complex interweaving of train lines

9. PETERS PROJECTION WORLD MAP, 1974

It's impossible to portray the reality of the spherical world on a flat map. The familiar 'Mercator' projection gives the right shapes of land masses (up to a point), but at the cost of distorting their sizes in favour of the wealthy lands to the north.

The German Arno Peters sought to correct this. His projection gets the proportions (roughly) right, and has the e ffect of emphasising the Third World. That said, it's no more 'true' than the 'colonialist' projection it seeks to replace.

Peters Projection World Map

The Peters projection world map got the proportions (roughly) right in 1974

10. EVESHAM WORLD MAP, c1400

Created for the prior of Evesham Abbey, this map marks the birth of modern English patriotism.

The top is a world map in the traditional medieval sense, with the Garden of Eden, the Tower of Babel below and a large multi-towered Jerusalem.

But at the bottom an enormous England stretches from Scandinavia to the Mediterranean. The very large tower above the French coast is Calais, captured in 1347.

We are in the age of Henry V and Agincourt.

Evesham World Map

The Evesham World Map marks the birth of modern English patriotism

'Magnificent Maps: Power, Propaganda and Art' opens at the British Library on April 30 (free admission); bl.uk/magnificentmaps


Read more: http://www.dailymail.co.uk/home/moslive/article-1272921/Ten-greatest-maps-changed-world.html#ixzz0pqB5tH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