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9 March 2010

新視野 李志榮 龍應台 遇上九十後

2010年3月30日

「龍應台X90後面對面」,一場很誘惑視線的活動。龍應台曾把中環價值批評得體無完膚,主流 媒體描述下的九十後亦對社會漸漸泛起了不理性的熱血,這場二鍋頭與麻辣火鍋的對話,我估算,必定火花連連。

上星期日下午,九十後擠滿了兆基 創意書院的劇場。會後,龍應台坦言,對九十後的創意和活潑感到深刻。龍應台很久前寫了《親愛的安德烈》,讓讀者了解她溫情洋溢的一面;一眾九十後在反叛之 餘,同時處於成長的迷糊時期。會上雙方多以這兩種較軟性的面向對話,反而少了「大江大海式」對社會歷史的尖銳批判。但這種可樂與萬樂珠的碰撞,同樣精彩。

思 考「如何駕馭父母?」

龍應台劈頭便批評主流媒體對九十後的負面報道,他們筆下的九十後,只是九十後的皮毛,忽略九十後的多樣性。龍 應台請台上的年輕人思考父母那一代最不了解自己的地方。她逐一朗讀年輕人的答案:對友情的重視、夢想追求、價值觀、脆弱的地方等等。不出奇,年輕人多覺得 父母一輩不了解的,是他們的想法。

龍應台曾經用過一個比喻來描述她和兒子安德烈之間的矛盾:有一籃蘋果,放了很久,有些開始變壞,有些還保 持新鮮。若要每天吃一個,她會先吃掉快變壞的,但兒子安德烈卻跟她說,他會先吃掉新鮮的蘋果。「我怪責兒子浪費,但兒子反而怪我浪費,說我的做法,使我永 遠都追着壞掉的蘋果吃,浪費了新鮮的蘋果。」老掉大牙的說法:龍應台的一代是活於貧窮經驗的一代,兒子安德烈是活於「幸福」的一代,大家有着不同的生活經 驗,所以才用不同的出發點看事物。

有年輕人問,自己的父母已為自己選定職業路向,卻不明白自己的願望,令自己很迷失。龍應台答:「坊間有一 些書,教人如何在職場上取得成功,有一本書叫How to Handle your Boss (《如何駕馭上司》),反客為主,很有創意。我奇怪,坊間那麼多親子書籍,為什麼看不見一本《如何駕馭父母》的書出現?年輕人看到父母的堅持、封閉思想, 卻看不見他們的脆弱,他們就是不懂與子女交談,不了解他們的世界啊!如果有足夠的自信,年輕人何妨掉轉頭幫助這班五十歲的老人?」

草 莓族

在台灣流行一個對年輕人負面的說法「草莓族」,意指這一代年輕人經不起挫折,一出生就已經是風平浪靜的年代。龍應台一代都在苦 難中成長,就算比起再上一代的戰亂和平得多,他們仍生活在封閉的言論空間之內。就像龍應台就讀大學三年級那一年,同校就有同學因為辦馬克斯的讀書會而給逮 捕,判刑二十五年。有年輕人問,他們的成長路十分平坦,是幸運還是不幸。

龍應台對這個說法不甚同意。「我不同意『草莓族』這個說法,如果說 活於和平年代沒有經歷過苦難是不幸的話,那你實在太看輕戰禍、生離死別的殘酷,希望沒有人有這個想法。然而,若你認為生於和平時期則代表沒有苦難,這是大 錯特錯的說法。被全球化逼得透不過氣來,在職場上經歷資本主義的洗禮,回到家中,感到空虛孤獨,對前景感到茫然,這就是你們的苦難,並不一定亞於孫中山革 命時代的苦難。只要你們對生活有更深入的思考,你總會發現應當追求的意義在哪兒。」

先有知識 後有見識

發問的 年輕人有很多,龍應台都耐心回答。有時候,她也會老實不客氣,挑出問題的邏輯謬誤,將問題交回發問的年輕人。有問題道,通識課教人批判思考,可是平日的語 文課寫議論文時已經有批判思考的訓練,通識課是否有存在的必要。龍應台首先便強調,批判思考融入每一個科目是十分平常的事,不只是語文課有批判思考的訓 練。批判思考是一種態度,但是否需要專門開班教授批判思考,批判思考和通識課有什麼關係,龍應台則建議發問的年輕人再了解政府推行的通識教育,想清楚再 問。

不難看見,一部分的九十後對社會現狀,心中都有一團火。有人問教科書不提及六四,是否顯現香港學制沒有良心;有人慨嘆看到年輕人自殺的 報道,希望可以改變這個窘境;亦有人批評香港沒有文化,問如何提高香港人的創意。

龍應台都沒有正面回答這班年輕人的問題,只叫他們搜集資 料,儲備足夠的「知識」,再繼續思考問題。龍應台說,只有批判思考而沒有知識積累,人最後只會變得自以為是。所有的革命都不是想像中那樣浪漫,「大破」很 容易,但之後的「大立」,背後需要有深厚的知識理論基礎,否則都是浪費氣力。例如在文學世界,積累華文小說的經驗還不夠,你仍得讀英文小說,了解它對於華 文小說的參考性,讀完仍不足夠,也要看德文小說,了解它的邏輯推理。知識一層一層地推廣開去,就會形成見識。知識和見識,有着層次上的不同。

她 說,當眼界擴闊了,見識增長了,將歷史的光譜攤開,年輕人就會明白,每個人都經歷過青少年期的迷惘與患得患失,每個國家都是經歷動盪,才發展起來。所以, 在知識積累之餘,年輕人也需要承擔。「若你已經搜集了足夠的知識,仍然覺得反高鐵是對的,那你應該堅持。從來一個城市的發展都經過無數的社會運動,若你放 棄堅持而政府把事情搞垮了,錯的不在政府,而在你身上。」

龍應台曾經批評香港是文化沙漠,當下,她反而安慰對香港功利社會模式感到灰心的九 十後。「人只會花心機在屋裏種花,並不會在旅館裏施肥澆水的。香港的上一代都是抱着移民的心態在港定居,難以奢望香港積累本土文化。文化好比花,只要有土 壤,發芽是不難的事。九十後的熱誠,無疑為香港文化堆起了肥沃的土壤。」

「當你批判社會問題,到頭來,不如先問問自己對事情有沒有承擔,有 沒有足夠了解。」這是龍應台對一眾九十後的寄語。

文、攝 李志榮

benlei.cw@hkej.c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