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1 October 2009

看不見的城市 羅維明

夢 想中的城市。它天藍水綠山青。空氣都是寧靜。港口有點點風帆搖曳。海濱有長長走道迂迴。沿岸種了大樹,鋪了草地,由城市的這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市民可以在 港邊閒坐散步溜狗踩單車。由海港到山上的建築次第分布。錯落而不密集。前面一排普遍低矮,往後一點才高一些。天際線隨山嶺起伏。沒有遮擋到遠處的山影。往 市區走進去,會見到這個城市開埠以來經歷過的不同時空,又看到不同階層的人民生活面貌。通衢大道上的財經商廈文化場所,都是世上top 100建築師的近期佳作,轉個彎接上曲折小街,卻又是前朝遺蹟歷史文物樓房。華美商場和露天市集各據一方。熱鬧街上名店林立隔兩三間就是路邊酒吧茶座。橫 街小巷就是尋常小舖各式飲食大牌檔,滿街攤販令市況樂也融融。走沒幾步就是公園或者廣場,行人隨處坐臥。經過的大街小路都種滿遮蔭大樹。剛好是時令花季, 同一色彩燦放,滿目艷麗風華。咦,走到現在怎都不覺得汽車騷擾,原來許多街道都是行人專區,旁邊還有單車徑,上班男女穿戴整齊背着電腦書包踩着單車駛過。

這樣一個城市,你以為我在講香港?

似乎是。

最 近好消息一個接一個。西環居民自發設計海濱新發展,據說官方都有興趣一看。更新「藍屋」決定留屋又留人,舊區重建做到有情有義。舊警察宿舍不改建華廈,而 用作藝術村,更加義薄雲天。花墟花市就落重注明正言順變成花花世界。波鞋街計劃還未動工就加碼,連通菜街一帶都要翻新,擴闊行人路,馬路都變作行人專區。

政府從善如流,城市逐漸理想。但這一次,又會是另一個海市蜃樓?

一切落成前,給人懷疑一下也好應該,因為類似美景,前朝宏願,也一個接一個。這一次希望會實現。

但城市需要的不只是美化,最重要還是生活空間的改善。

香港生活最難受的還是密度擠迫。美奐美輪的新廈一幢接一幢,棟棟金光耀目,座座氣宇不凡,一字排開,選美一樣花姿招展,但香港就愈來愈迫。

1991年規劃署公布的「都會計劃」,相信機場搬走,多處填海,多出的土地就可以「安置人口,解決設施用地不足問題,從而降低人煙稠密地區的發展密度」。

而據說後來填海受限,計劃需要修改,重建便給拖慢,但機場一搬走,九龍沿岸立刻插香般插滿了超高華廈,舊區密度還沒解決,新區密度又出現,而且殺傷力更大,變成屏風圍牆,到處製造熱島效應。城市輝煌發達,環境飽受創傷,生活沒見改善。

城市更新後,樓房變艷,身份升「呢」,但居住空間卻未相對升格,部分還有點「騎呢」。許多新興中產豪宅,位處鬧市,前臨馬路,後接街市,噪音灰塵少不了,但環保露台也少不了。入口處,門高堂大,連信箱位都氣派萬千,但上樓一看,都是高尚籠屋。

上吳永順(Vicent Ng)的建築網誌(hk.myblog.yahoo.com/avincentng)一看,才知道背後原因。

——樓面高度不設限,每層樓高多幾吋,就多幾層樓高D,景觀望遠D,可以賣貴D。

——環保露台是政府優惠,不計入總樓面面積,但可以列入實用面積出售,於是一個都不能少,可以的話,最好建多D,但條例限制,一個單位只能有一個露台,在總面積不變下,要單位數量增加,就只能把單位面積縮細。

我們就住在這樣的城市。

寸土必爭,分毫不讓,城市因此密集,生活因此緊迫,大家無法舒伸。

我想想,幾懷念以前香港的「街影面積」法,樓宇高度要與街道成正比,狹窄長街便無高樓大廈遮陽擋風,空氣可更流通。

那時候新廈落成,建築總會往後縮,行人道因而變闊,散步更加優游。

那時候的樓房都好像特別寬闊。大概像Vicent說的,公用空間只是大堂、走廊、電梯、樓梯,不計入樓面面積的機電房、垃圾房、停車場、平台花園都不會算在「建築面積」。內櫳不必七除八扣,實用會有九成,買家覺得合理,住落就覺得闊落。

政府最近推出「優化建築設計締造可持續建築環境」諮詢,想知道怎樣限制「發水樓」,變成大家的「心水屋」。想香港住好D,就快D發表意見。

我就渴望見到,都市發展會有整體大綱,每一個規劃都有區域特色,每一棟樓宇都與周圍環境合拍,每一群建築密度可以互相調節,每一個居住空間都符合人均標準,每一處家居間隔都可以寬敞些。

我這類提議會否只是夢想?我憧憬的城市只是海市蜃樓?我會不會見到想見到的城市?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