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0 October 2011

主頁 > 世紀

世紀.文字江湖﹕新規劃,亂雜雜

2011年10月14日 (五)

【 明 報 專 訊 】 住 大 埔 的 網 友 告 知 , 上 次 寫 的 那 家 在 大 榮 里 的 街 坊 衣 服 店 , 已 於 十 月 五 日 結 業 , 即 文 章 刊 登 翌 日 。 他 說 , 該 店 在 九 月 底 貼 出 「 最 後 數 日 減 價 」 的 告 白 , 他 不 以 為 然 , 幫 襯 了 之 後 , 才 曉 得 結 業 告 示 是 真 的 。 記 憶 所 及 , 該 店 在 該 處 至 少 十 年 。

自 從 大 埔 綜 合 大 樓 在 二   四 年 啟 用 之 後 , 附 近 街 道 店 舖 租 金 就 一 直 上 升 , 逼 走 了 微 中 取 利 的 街 坊 老 店 。 綜 合 大 樓 有 大 埔 墟 街 市 及 熟 食 中 心 , 圖 書 館 和 康 樂 設 施 如 羽 毛 球 場 等 。 樓 內 亦 有 康 樂 及 文 化 事 務 署 、 土 地 註 冊 處 等 辦 事 處 。 這 些 本 來 是 散 落 在 大 埔 墟 幾 個 街 區 的 。

綜 合 大 樓 將 幾 個 街 區 的 人 客 集 中 , 造 就 龐 大 人 流 。 然 而 , 將 幾 個 街 區 的 人 流 搬 來 一 所 綜 合 大 樓 , 也 等 同 於 謀 殺 了 幾 條 街 或 整 個 區 域 的 生 機 。 新 綜 合 大 樓 的 鋼 鐵 玻 璃 建 築 , 尖 角 展 開 , 恰 似 一 艘 在 孤 海 中 的 航 空 母 艦 。

舊 的 大 埔 街 市 是 樸 實 簡 單 的 平 房 建 築 , 位 於 寶 鄉 街 , 連 接 住 富 善 街 的 太 和 墟 。 新 的 綜 合 大 樓 無 疑 新 穎 , 但 不 在 舊 街 市 的 原 址 興 建 , 舊 街 市 拆 卸 之 後 變 成 停 車 場 , 富 善 街 的 店 舖 變 得 單 薄 , 顧 客 流 失 到 新 街 市 去 。 往 昔 大 埔 的 新 街 市 與 舊 墟 市 鄰 接 的 良 好 規 劃 就 白 白 糟 蹋 了 。

大 埔 綜 合 大 樓 的 原 址 ( 鄉 事 會 道 八 號 ) 是 水 泥 地 的 足 球 場 和 籃 球 場 。 在 大 埔 教 書 的 歲 月 , 久 不 久 就 帶 學 校 足 球 隊 的 落 場 踢 球 。 年 宵 花 市 也 在 球 場 舉 行 , 在 火 車 上 可 以 看 到 球 場 上 喜 氣 洋 洋 的 新 年 氣 氛 。 可 惜 到 了 一 九 九 六 年 底 , 足 球 場 圍 了 板 要 拆 , 說 要 興 建 什 麼 市 政 局 式 的 多 層 街 市 大 樓 , 心 裏 便 知 道 九 七 之 後 , 香 港 落 入 港 共 手 上 , 凶 多 吉 少 。 情  有 點 似 現 在 灣 仔 的 修 頓 球 場 一 旦 改 成 所 謂 多 層 的 綜 合 大 樓 , 也 是 凶 多 吉 少 。

一 片 平 地 的 公 共 空 間 感 覺 , 並 不 是 乘 以 十 倍 使 用 面 積 的 多 層 公 共 大 廈 可 以 比 擬 的 。 大 埔 球 場 原 本 是 平 地 , 寶 鄉 街 的 舊 街 市 也 是 平 地 , 上 水 石 湖 墟 的 舊 街 市 ( 新 康 街 附 近 ) 也 是 平 地 。 如 今 通 往 綜 合 大 樓 的 大 光 里 也 開 了 很 多 蔬 果 店 、 肉 食 店 和 雜 貨 店 , 攔 截 顧 客 , 始 終 市 民 是 喜 歡 在 平 地 的 街 舖 觀 望 和 幫 襯 的 。 通 往 上 水 新 綜 合 街 市 ( 智 昌 路 的 石 湖 墟 綜 合 大 樓 ) 的 一 條 小 街 ─ ─ 龍 琛 里 , 也 佈 滿 攔 截 人 流 的 蔬 果 店 、 肉 食 店 和 小 販 攤 。

八 月 十 五 日 下 午 約 了 雜 誌 社 訪 問 富 善 街 , 在 一 家 山 貨 瓷 器 店 坐 下 。 山 貨 是 山 裏 來 的 貨 , 指 竹 器 和 木 器 , 店 內 除 了 客 家 涼 帽 , 還 有 杉 片 做 的 嫁 妝 吉 祥 物 「 子 孫 桶 」 和 竹 篾 織 造 的 米 斗 , 高 身 的 鐵 耳 瓦 茶 壺 也 是 少 見 的 。 老 闆 娘 是 客 家 阿 婆 , 我 與 她 用 鄉 音 交 談 , 格 外 親 切 。 她 說 , 以 前 舊 火 車 站 就 在 富 善 街 對 上 , 客 人 不 疏 落 也 不 擠 擁 , 久 不 久 就 來 幾 個 客 買 貨 , 如 長 流 水 。 一 九 八 三 年 火 車 站 搬 走 , 生 意 也 不 太 壞 , 但 九 七 之 後 , 好 似 亂 雜 雜 的 , 客 人 疏 落 , 每 日 只 做 到 幾 百 元 生 意 , 結 業 又 可 惜 , 令 她 心 裏 慌 張 。 我 告 訴 她 , 舊 街 市 拆 了 , 新 街 市 又 不 在 原 址 , 客 人 扯 走 了 。 她 聽 後 恍 然 大 悟 , 好 像 被 人 騙 了 的 樣 子 。 至 於 我 , 只 是 想 起 她 那 句 客 家 諺 語 「 亂 雜 雜 」 , 放 眼 外 望 , 門 庭 寥 落 , 感 覺 是 兵 荒 馬 亂 。

大 埔 墟 本 來 的 規 劃 很 有 條 理 , 是 累 加 式 的 , 外 圍 建 造 屋  , 內 鎮 並 無 拆 卸 , 新 舊 並 存 , 互 相 競 爭 和 補 足 。 可 惜 九 七 來 了 , 官 僚 歪 風 加 地 產 霸 權 , 總 是 用 新 的 殺 死 舊 的 , 將 舊 的 街 市 、 街 舖 、 文 化 場 館 和 政 府 部 門 的 人 流 集 中 在 一 個 大 樓 裏 面 , 這 當 然 可 以 保 證 使 用 率 , 證 明 官 僚 和 區 議 會 的 成 效 , 卻 殺 死 了 原 本 散 落 在 各 街 道 的 繁 華 。 香 港 官 僚 和 地 產 霸 權 的 能 力 , 就 不 過 如 納 粹 黨 一 樣 , 將 社 區 和 街 道 的 繁 華 困 在 高 樓 的 集 中 營 來 榨 取 價 值 。 官 商 勾 結 , 食 老 本 , 無 以 為 繼 , 這 就 是 香 港 九 七 之 後 的 困 局 。 法 西 斯 的 美 學 風 格 , 就 顯 示 在 那 綜 合 大 樓 的 航 空 母 艦 式 建 築 之 上 。

[ 文 . 陳 雲 ]

Monday, 17 October 2011

打地氣

(2011年10月18日)
馬鈴薯放在牆角會發芽,薑和洋蔥在籃裡放久了,也會發芽。蒜頭燻過硫磺,不會發芽。有生機的東西,擱在地上便發芽。兒時在元朗鄉村,貓狗雞鴨害了重病,無法用草藥或者西藥醫治,便丟在庭院角落,由得他們臥地,有的自己識得找草食找水飲,自己救回自己,有些等死,有的在地上躺了幾日,奄奄一息,忽然還陽,起來走動。鄉下人稱之為打地氣。現在中環就有人臥地,為資本主義打地氣。
中國民間聰明,永遠有Plan B。天有好生之德,上天都離棄了,怎辦?還有地啊,地載萬物,為滋養之母,丟在地上,吸了地氣便有一線生機。
近日著書,早上精神困倦,便想到打地氣的土法,七點起來頭腦混沌,便做些閒雜事,偶然寫一兩段,九點幾,倦了,便在地上鋪席,小睡半小時,之後神清氣爽,龍精虎猛,可以寫到四五點。雖然住在高樓,不觸地,然而心理上也是打地氣。方法是伸展和振動肩膀和腰胯,將人身傳動肌力的兩大關節放鬆,之後靜觀呼吸而入睡。小死一回,告別煩囂。
睡覺與醒覺,都是一個覺字,轉了讀音而已。試驗了幾日,發現清醒時候雜念多,難做事,迷迷懵懵反而可以集中精神做一件事,例如覆信、撰寫講稿等,早上做了這些閒雜小事,清醒的時候便可以集中創作了。
早上操勞之後小睡,乃蘇東坡養生之道,大學士自然有名堂,叫「回籠覺」。東坡養生,首重豁達,凡事不記掛於心,呵呵度日,其次是交遊散心,與老友、妾侍和禪師談話,之後才是重飲食,多沐浴。重飲食非求佳餚美饌,而是就地取材,不時不食,貶官到黃州,就用當地的鮮竹筍、鮮魚和燉豬肉做養生之資。除了早上的回籠覺,也有午睡。在杭州當太守時,便溜到寺廟中解開上衣,舒服地睡個午覺,也在寺廟沐浴,宋代寺廟有浴室,有的還有山泉水可用。
打地氣是死裡求生,亂世做人,也是一樣。蘇東坡曾夢見自己前世是五祖寺的戒禪師。中年之後,恬淡無求,後來參禪開悟,為東林常總禪師的法嗣。他亦念佛求往生極樂,每到一處,隨身攜帶一軸阿彌陀佛聖像,謂:「此軾往生公據也。」
滾滾紅塵,隨遇而安,了生死,出三界,才是人生大事。

陳雲

Sunday, 9 October 2011

蘭德公司: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窮的國家

美國的蘭德公司對于絕大多數中國人而言,或聞所未聞的。而正是這個公司,在60年前,由于准確預測“一旦美國參與朝鮮戰爭,中國必將出兵朝鮮”,一炮走紅,從此確立了蘭德公司世界第一智庫的顯赫地位。它可以說是當今美國乃至世界最負盛名的決策咨詢機搆。

  聲明:此報告不代表任何政治立場,只具有其參考價值,思考比評價更重要。

----蘭德公司報告
  (一) 中國人不了解他們作為社會個體應該對國家和社會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普通中國人通常只關心他們的家庭和親屬,中國的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緣關系上而不是建立在一個理性的社會基礎之上。中國人只在乎他們直系親屬的福址,對與自己毫不相關的人所遭受的苦難則視而不見。
   毫無疑問,這種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道德觀勢必導致自私,冷酷,這種自私和冷酷已經成為阻礙中國社會向前發展的最關鍵因素。
 (二)中國人是世界上少數沒有信仰的可怕國家之一。
  中國人沒有自己的信仰,這導致自我泛濫,缺少約束,缺少統一的精神支柱,他們沒有通一規范的道德意識和真理意識,每個人只相信他自己,每個人按自己的意志確立行為,每個人都有他自己行為的道理,這導致中國人在各個行業和生活領域中沒有統一意識。
  中國是無神論國度,大多數人接受的是無神論者教育,蔑視宗教信仰,把宗教信仰當做迷信,精神領域沒有共同的凝聚和約束。大部分人,他們堅持認為自己是無神論者,其實質行為上卻是泛神論者,在中國,拜鬼現象非常普遍。
  由于缺乏信仰,中國人沒有罪惡感,沒有虧欠和內疚感,只要犯罪不被知道,就是無罪,這導致中國人在內部矛盾分歧時,在人性中的殘忍和冷漠,縱觀中國整個曆史,最殘忍的爭斗和屠殺都來自于他們內部自己。 
  (三)中國人所說的政治除了欺騙和背叛沒有其它東西。
   中國從來就沒有成為一個法制社會,因為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與守法行為格格不入。中國人老想走捷徑。他們不明白這樣一個事實:即成就來自于與努力工作和犧牲。
  在中國,人情高于法律,導致一代又一代人在徇私枉法貪贓受賄的社會不公正和法律不公正中互相效法模仿,徇私枉法成為中國人的傳統。 在中國,政治斗爭是罕見殘酷而無情的,政治斗爭讓中國一代一代人失去人性。
  (四)大多數中國人從來就沒有學到過什么\是體面和尊敬的生活意義。
  中國人傾向于索取而不給予。他們需要明白一個道理:生活的真蒂不在于你索取多少而在于你能給予社會和你的人類同胞多少。
  大多數中國人從來就沒有學到過什么\是體面和尊敬的生活意義。
  中國人普遍不懂得如何為了個人和社會的福址去進行富有成效的生活。潛意識里,中國人視他們的生活目的就是抬高自己從而獲得別人的認知。這樣一來,一個人就會對“保有面子”這樣微不足道欲望感到滿足。“面子”是中國人心理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它已經成為了中國人難以克服的障礙,阻礙中國人接受真理并嘗試富有意義的生活。
  這個應受譴責的習性使得中國人生來就具有無情和自私的特點,它已成為中國落后的主要原因。中國人沒有勇氣追求他們認為正確的事情。首先,他們沒有從錯誤中篩選正確事物的能力,因為他們的思想被貪婪所占據。再有,就算他們有能力篩選出正確的事情,他們也缺乏勇氣把真理化為實踐。
  中國人習慣接受廉價和免費的事物,他們總是夢想奇跡或者好運,因為他們不願意付出努力,他們總想不勞而獲。很少有中國人明白一個事實,就是威望和成就是通過一步步努力的工作和犧牲實現的,不付出就沒有所得。簡單來說,如果是為了謀生,那一個人只有去索取;但如果是為了生活,一個人必須要去奉獻。
   為了掩飾中國目前的失業,貧窮,驚人的資源浪費等現實,中國政府編造出一串數字來把中國打扮成一個經濟上欣欣向榮的國家。這樣做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外國資本來填補中國的這個無底洞。
  所以當人們下次聽到中國政府所宣布的經濟高增長率等數字時應該想想這些臆想出來的數字是否正常。我們不能忘記我們不得不為這個中國政府粉飾的表面上繁榮的偽資本主義國家付出什么\樣的代價。 
  (五)中國人的價值觀建立在私欲之中。
  由于在貧窮的環境下生長并且缺少應有的教育,大多數中國人不懂得優雅的舉止和基本的禮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著裝笨拙粗鄙卻不感到害羞。
    他們在青少年時所受的教育就是如何說謊并從別人那里索取,而不是去與別人去分享自己的所有。
 中國是一個物產丰富的國家。但無限制生育政策所帶來惡果使得中國成為了無限廉價勞動力的輸出國。這些輸出也包括那些受過教育的勞力輸出,除了他們的教育水平,實則和其他一般苦力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中國大規模生產的便宜產品降低了輸入這些產品的地區的商業信用度。由于技朮落后,管理失敗,中國制造的單位能耗要比發達國家如日本,美國高出很多。

因此,隨著出口額的增加,中國在擴大生產的同時喪失著寶貴的能源。同時,這種行為也嚴重的污染了環境,使中國變為全世界最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國家。  
  目前中國正在遭受著資本主義社會兩大邪惡的折磨,即環境的破壞與人性的喪失。由于中國人天生的貪婪的本性,它們可以毫無保留的接受資本主義的陰暗面和無止境的利益紛爭。  
   中國人對西方的技朮與產品狂熱追求卻對西方管理文化所強調的坦率,直接,誠實這些品質漠不關心。 
  有人曾經做過的一個精彩的比喻可以用來解釋這種奇怪的被稱為中國模式的資本主義的現實,即沒有法律約束的資本主義就像不存在地獄這一概念的基督教,最終每個人都墮落,無一幸免。事實上,現在的中國制造已經成為質量低劣,價格便宜,仿制,侵犯知識產權的代名詞。  
   由于中國文化不鼓勵敢于冒險這種優良品質,所以中國人極力避免冒險,他們也不想尋求機會來改善自己的生活。 
  (六)中國人的生活思想還停留在專注于動物本能對性和食物那點貪婪可憐的欲望上。  
  中國人對于生活的平衡性和意義性并不感興趣,相反他們更執迷于對物質的索取,這點上要遠遠勝于西方人。大多數中國人發現他們不懂得“精神靈性”,“自由信仰”以及“心智健康”這樣的概念,因為他們的思想尚不能達到一個生命(補:即肉體和靈性的并存)存在的更高層次。  
  中國人追求腐化墮落的生活,滿足于自我生理感官需求,他們的文化建立在聲色犬馬之中:麻將、賭博、色情、吃欲、貪欲、色欲無不滲透在他們生活和文化中。  
  (七)失敗的中國式教育成為世界的笑柄。  
  在中國人的眼中,受教育不是為了尋求真理或者改善生活質量,而只是身份和顯赫地位的象征和標志。中國的知識分子從別人那里得到尊敬并不是因為他們為了別人的幸福做過什么\,而只是因為他們獲得占有了相當的知識。事實上,他們中的大多數只不過是一群僅僅通曉考試卻從不關心真理和道德的食客。  
  中國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幫助社會改善總體水平,而是為統制階層和少數富有階層服務的。中國的政府部門總是引以為豪的標榜自己是人民的這個,人民的那個,但沒有一個是為人民的利益服務的。唯一服務的對象就是他們自身集團的利益。  
  中國的教育體系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一種失敗和恥辱。它已經不能夠服務于教育本應所服務的對象:社會。這個教育體系不能提供給社會許\多有用的個體。它只是制造出一群投機分子,他們渴望能夠受益于社會所提供的好處卻毫不關心回報。 

  中國可以培養出大批的高級能人才,但卻很少可以培養出合格的可以獨立主持的管理級專家。服務于一個公司或者社會,光有技朮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勇氣,膽量,正直和誠實的領導才能,這恰恰是大多數中國人所缺少的品性。正如亞瑟.史密斯,一位著名的西方傳教士一個世紀前所指出的,中國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氣正直的純正品性。這個評價,雖然曆經百年,如今依舊准確診斷出中國綜合症的病因。 
  大多數中國畢業生對選擇出國并為外國工作不會感到內疚,事實上他們首先欠下了中國人民在教育上為他們所做出的犧牲。隨著傳統文化價值觀的破壞和逐步衰弱,大多數的中國人,包括受過教育的人都徘徊在精神和內心世界的路口,像迷失的狗一樣不知何去何從。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forum/forumtopicviewer.aspx?a=d4d6eb32-7ced-4984-a382-000000084032&b=d4d6eb32-7cef-4984-a382-000001706839#ixzz1aIfldCh4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Tuesday, 4 October 2011

甘草欖

轉角 - 陳雲
(2011年10月04日)

有一段時期沉迷食甘草欖,裝滿玻璃樽,久不久拿幾粒。欣賞的是王朝的黃,喜歡的是士人的甘。嚼橄欖,滋味由澀變甜,苦盡甘來,謂之回甘。清人陳田《明詩紀事丙籤•王弼》云:「詩如回甘諫果,正味森森。」諫果,橄欖之別名,食橄欖猶如聽勸諫,事後回味,始得其甘。元人王禎《農書》卷九曰:「橄欖生嶺南及閩廣州郡……其味苦酸而澀,食久味方回甘,故昔人名為諫果。」
童年少零食,除了食中藥包附送的零食之外,草藥裡的甘草,也揀一兩片來嚼食。父親行醫,說甘草生津解毒,滋補脾胃,常嚼有益。以前中國藥材仍未造假,虔誠製煉,可以隨便放入口嚼食。橄欖也是解毒清肺,利咽生津的,與甘草匹配,相得益彰。然而村中老人卻說,欖濕毒,不宜多食,否則會攪肚痛,也許是告誡兒童勿貪零食。欖核兩頭尖而滑,吞下危險,但童年從未聽聞兒童食欖而不慎吞核的。客家話有一歇後語,禾稈綁欖核——兩甩,如北方話說的,竹籃子打水——兩頭空。
甘不是甜,甘是中國人的精神,共產黨就不講甘而講甜,如「憶苦思甜」。同甘共苦、甘苦與共,苦盡甘來,甘貧樂道,倒吃甘蔗,久旱降甘雨,甘是與苦一道的。舊人翻譯印度聖人Gandhi為甘地,也有深意。橄欖和茶葉等國食一樣,其滋味在於「回甘」,嚼食之後,苦澀散去,舌頭生津,滋味悠長,歷久不止,此乃中華之真味。西洋啤酒、紅酒、咖啡也有回甘之效,但失諸清淡(啤酒)或濃重(咖啡),不如橄欖與茶,甘味適中而綿長。
零食之蜜餞橄欖,有紅、黑和黃三色。紅是辣欖,黑是甜欖,黃欖有一層薄薄的白膜,是甘草泡浸之後形成的,也叫白欖。白欖以鹽、糖、甘草、陳皮、丁香、玉桂等醃製,是流行零食,以前有人背住橄欖形的鐵皮罐,沿街叫賣,五十年代香港小販甚至將橄欖罐造得碩大,將身軀穿入白鐵鍛造的橄欖罐的中空口,沿街叫賣,謂之「飛機欖」,是香港最早的物形流動廣告。
國人食的橄欖是橄欖科的橄欖(Canarium album),英文是Chinese olive 。另一種是杜英科的錫蘭橄欖(Elaeocarpus serratus),是觀賞樹,也有人醃漬食,果核兩端鈍圓。近年港人常用的橄欖油和酒店自助餐桌上的青橄欖、黑橄欖,是榨油用的油橄欖(Olea europaea),英文olive,是木樨科(木樨欖屬),不是中國的橄欖。洋橄欖軟糯而苦澀,嚼後略甘,中國橄欖是硬而乾,嚼後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