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7 December 2012

自家製、home-made與不二家 作者 陳雲 | 三文治

– 2012年12月3日星期一下午11:49 近來在街頭店鋪及超市食品,都見自家製的講法,有點滑稽的。為什麼呢?「自家製」的「自家」,客家話也用,稱自己為自家,自己客家人為自家人(ci ga ngin)。自家製,就是不求人,自己動手,不假外求。商店標榜自家製,其滑稽之處,就是叫人回家自做,勿在本店買之意。 我讀出滑稽意思來,當然由於我講的是「古老言語」,客家話說的舊時言語。時人讀來,只讀出home-made之意,就是本店自做,並非委託外人或用機器大量生產。 稱自己為自家,文獻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或唐朝,如唐人李延壽撰寫的《北史·魏紀一·太宗明元帝》曰:「冬十一月壬年,詔使者巡行諸州,校閲守宰資財,非自家所齎,悉簿為贓。」講的是朝廷派遣使者巡視各地,查閱地方官的財產,如果不是自己帶來的,就當作是貪贓來記錄在冊(「簿」)。 食品標榜自家製,是日本商店用語,傳到台灣,再傳來香港。香港在老實的六、七十年代,食品採用現代機器製造的,標榜是「機器製造,不經人手」,說明乾淨衛生之意,有新時代的明淨。若是沿用舊法的,藥品類的就是虔誠製作、虔誠製煉、恭謹製作之類,食品就是家傳古法、古法釀造、遵古製造、家傳秘方、千年古法之類,讀來古意盎然。這些舊日香港店鋪用語,比起自家製,意義更為豐富。自家製是漫無標準的。 舊日香港店鋪說明是自己大量生產的,就寫自設工場、自設廠房。類似台灣和日本見到的「不二家」的標語。香港以前的講法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有保守家業的虔誠。九十年代,香港傳統食品(如餅家)紛紛集團化和擴充分店之後,「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已成絕響。

瑞安、馬薩諸塞與弗吉尼亞 作者 陳雲

| 三文治 – 2012年11月20日星期二上午12:09 本年九月,美國大選期間,共和黨推出副總統候選人雷恩(Paul Ryan)。香港中文傳媒,竟然跟從大陸,譯為「瑞安」。Ryan是普通的英文名,香港一貫用粵語翻譯為賴恩,粵語讀音逼近英文。用北京話讀,也是通的。賴是倚仗、逗留、不承認,有點不利之意,但放在姓氏,無人會取笑。同理,北方人如果翻譯Ryan為萊恩,乃至雷恩,南方的粵語也是通的。清末民初的翻譯,大多數是照顧南北語音而尋其共通的譯名,如羅斯福、杜魯門等。 共產中國,卻偏偏將天下通譯,改為專門遷就北方普通話的獨門翻譯,明明Ryan可以譯為賴恩、萊恩,讀音也比「瑞安」接近英文,但由於「瑞安」用粵語、閩語讀不到Ryan的聲音,故此中共就選用瑞安,令南方人覺得南方口音不能通達。同理,中共特別喜歡用瓦來譯wa,沃來譯wo。照顧南北語音異同,wa是可以譯為娃、wo可以譯為窩的,但中共偏偏不這樣做,於是科索沃(Kosovo)、艾奧瓦(Iowa),粵語不通。 這是極其狹隘的北方蠻族主義,也是分裂中華天下的惡毒行為。故此,中共乃反華、滅華之蘇維埃境外殘餘殖民政權。 愚蠢而自大者,奪得政權,必會胡作非為。清末嚴復主張翻譯名詞要信、達、雅。然而,中共建政之後,對外譯名採取機械無文的方法,用漢語拼音來機械翻譯外文,不理會當地讀音與慣用漢譯,以Ryan為例,R是翹舌音,於是譯「瑞」,an就是「安」。Ryan變「瑞安」,然而瑞安合讀,根本不是Ryan的音。機器翻譯遺漏了中間的滑音y,故此音譯失敗。其可笑之處,好像四川菜「夫妻肺片」用機械翻譯,變成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s。 粵人得西洋風氣之先,出洋歷史深遠,外國地名很多慣用漢譯都是出自廣東話。中共建政之後,除非已經根深蒂固,如New York用客家話或廣府話翻譯為紐約、San Francisco用廣東話翻譯為三藩市,中共必定除之而後快。Massachusetts本譯麻省,Virginia本譯維珍尼亞,Iowa本譯愛荷華,粵音翻譯,信、達、雅兼備。如今依次被中共竄改為馬薩諸塞、弗吉尼亞、艾奧瓦。馬薩諸塞,字字不吉,幾近蠻夷之地;弗吉尼亞,其意是不吉利呀(弗者不也)。艾奧瓦,除卻奧字,也是字字低賤(草艾與瓦片)。 中共竄改美國地名舊譯,是罔顧廣東人飄洋過海到美國「賣豬仔」之百年血淚史,好似這些美國州是新近到埗的北方中國移民首次翻譯似的。只有不知廉恥的北方蠻族當政,才會抹殺廣東移民翻譯的美國地名。

番話 作者 陳雲 | 三文治

– 2012年11月27日星期二上午12:07 路過香港的行人天橋,都會遇到推銷攤檔或企街,在易拉架傍邊,不停向人講番話。網友去年說,這種番話,是她回港以來在公共場所聽到最刺耳的滋擾聲。 所謂番話,不是「見了唐人講番話,見了番人口啞啞」的番話,即並非唐話以外的番話,而是推銷員口中的番話,即是將「返」字轉讀為「番」的音:呢次介紹返畀你、今次優惠返你、有新貨返咗想講返你知……。 行到下一個街口,入了時裝店,又聽到:「小姐介紹返呀,有新貨返咗,啱嘅可以試返喎。」「呢件衫剩喺得返大碼,講返呢,減價貨冇得退。呢次睇唔啱,下次返嚟睇返呀囉。」 粵語的反、返、翻之類,都是古語的同音通假詞(同音字變調之後改變意義),但淪為惡性推銷,就好恐怖。明明三唔識七,初次見面,就硬說人家是返轉頭幫襯,營造虛偽的熟悉感。香港推銷員用的那個返字,是語言植入的蠱惑技術,要人返來幫襯,或返頭用。明明人家都未用過,他們就說「用返」、「試返」。明明未試過,就說「畀返你用」,好似來客已經用到好熟悉的樣子。這是惡性推銷用的心理洗腦技術。 如此惡性推銷,神憎鬼厭。可惜香港官商勾結,商家佬剝削市民的時間,無法無天,否則應該立法禁止店員做惡性推銷的對答的。我有一次買一盒月餅,不停聽到番話,我要出動粗言穢語呵斥店員,才可以停止她對我長達兩分鐘的惡性推銷:「我來買月餅,不是來給你推銷,浪費我的寶貴時間,浪費我的時間,要我倒貼錢,你做乜嘢生意噶?你當顧客死噶?咁長氣,唔好去開棺材鋪,同啲死人講嘢吖笨?」 前年在九龍塘地鐵站便利店遇到某店員,收錢的時候不斷介紹我買嘢,她也許被店主逼迫要講推銷話,便自己變成機械人,不斷滋擾顧客,互相報復。 地產霸權將香港變成妖魔世界。 也許有朝一日,結婚攝影服務公司會說:「小姐,我地有優惠畀返你,你嫁返一次啦。」殯儀館或骨灰龕公司會說:「先生,我地有優惠介紹番返你,你試返我地啲優惠啦。」

加入與插進

作者 陳雲 | 三文治 – 2012年12月10日星期一下午11:52 大約在二〇一一年四月,網上流傳一幅大陸小學數學書的插圖。圖是兩批小孩在郊外玩耍,在樹林的一批,有男有女,在草地上跟上去的,全是男生。數學問題如下: 我們一隊有12個男生,老師讓兩個男生插進一個女生。 請問一共可以插進多少個女生? 首先,此題的語義不清,不知道是簡單的除數(12÷2=6),還是植樹問題(間隔數-1,即是11-1=10)。如果是單純的除數,就是「兩個男生配一個女生」。如果是植樹問題,就要講:「大家列好隊,每兩個男生中間配一個女生」。 流傳的網誌,除了說語義不清令到題目難做之外,也順道嘲笑這道數學題的語言帶色情聯想:讓兩個男生插進一個女生。圖片:Getty Images 北方話有土話也有雅言,然而白話文運動並無樹立雅言的標準,致令土話入文。北方話滲入胡語,例如來自蒙古語系的動詞語綴「讓」字,就語義不清,口講可以,但不宜入文。引進、上進、進士都是中文,但「插進」是土話,不是中文,真的是物理上的動作,是插入,不是插進。將北方土話當做普通話來教學,就會教出此等貨色。 插、進、讓,這些都是北方土話或胡語,不可入文,北方人久而不察其俗。中文不是「插進」,而是「加入」、「摻入」、「配」或「配搭」。不是曖昧的、來自蒙古語的動詞語綴「讓」,而是清晰的中文「容許」、「打算」之類。數學題的中文,視乎想問的是除數問題還是植樹問題,如果是植樹問題,應作:「老師容許/打算要在每兩名男生的行列裡面加入/配一名女生。」 中文有中文的格局。外來的蒙古胡語可以口講、可以寫通俗文章,但入課本,一定要考慮雅俗之分、曖昧與清晰之分。這叫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