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7 May 2015

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


《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
土地承繼的案件我做過不少,但前幾年的一單,真的要了我半條的人命。
為什麼呢?因為那一單承繼案,土地位於新界郊區,用的既不是香港法律,又不是英國法律,當然更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了,它用的,是《大清律例》(以及本地習俗,下同)。
Yes,你沒有看錯,不須要驗眼,是《大清律例》,一套屬於已經倒閉100多年的皇朝的法律。
英國雖然早於1842、1860跟1898年分別統治香港島,九龍跟新界,但英國人並沒有急於要把自己的「鬼佬」習俗強加於本地華人身上,一直到1971年,絕大部分本地華人的承繼跟婚姻,還是繼續依循《大清律例》行事。
至於新界郊區土地,更厲害,當市區土地的承繼自1971年已經跟循英國法律了,郊區的,直至1994年,還是跟循《大清律例》。
那,為什麼今時今日已經2015年了,還有案件要請出《大清律例》?因為1971年前納的妾,今天還是有效,同樣,1971年前過世的人所留下的市區土地,又或者1994年前留下的郊區土地,它們的承繼還是根據《大清律例》。
正所謂「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老爸早在1994年前過世了,但那時的新界郊區根本不值錢,因此沒有子女要花錢搞承繼,今天值錢了,當然又是叧外一回事。
OK,既然要引用《大清律例》了,那裡來專家證人?從鄉議局找嗎?非也,從英國倫敦大學的亞非研究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也,那裡的教授,不得了,走遍香港九龍新界,對香港前世今生的認識,比99.9%的香港人更深更廣。
這,就是英國人的統治手腕。
英帝國曾經掌控地球四分一土地,五分一人口,然而她本國的面積,只有美國加州三份之二左右,人口又不及美國兩成,最高峰之時,軍力也遠不如今天美軍那樣橫行無忌,她,究竟憑什麼令遍佈全球的屬地大多貼貼服服?
英國縱橫四海只為做生意,求財不求氣,她不用你「愛國」、不用你朝拜她的女王、不用你看見她的米字旗又或者聽到她的國歌God Save the Queen就要流淚、當然更不用你改信她的聖公會基督教了。
你想當醫生律師公務員的話,當然要拚命學英文,但你不喜歡的話,隨便你,她不但不會「打壓」中文,更大大方方的讓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及無數的廣東話流行歌大賣特賣,紅遍全球的華人社會。
總之,能夠不管的她盡量就不管,你過你的生活,佢繼續佢的忙碌,賺到錢的話交點稅,不要搞出什麼事出來就no problem了,管你拜什麼神、唱什麼歌、舉什麼旗?
不是因為70、80年代經濟起飛,社會自然的西化了,英國也懶得插手管本地華人的婚姻跟承繼傳統,總之大家各自「馬照跑,舞照跳」就好了。
不要小看這種器量,西班牙其實早於16、17世紀,比英國還要早N年就在美洲建立屬地,但一直沒有英國般成功,一大原因,就是因為西班牙的首要目標,是要你改信她的羅馬天主教,當地人覺得自己的生活方式受到侵犯了,當然反抗。
英國人不但讓你保存你的傳統,更會去了解你的傳統,不少港督本身就是漢學家,遠的例子,有1920年代喜歡跟前清狀元大學士談笑風生吟詩作對的金文泰(Cecil Clementi),近的,有彭定康的上手衞奕信(David Wilson),中國近代史是他expertise.
論漢學根底,董建華、曾蔭權跟梁振英的加起來再平方,也不可能及得上金文泰又或者衞奕信的一半了。
說到香港總督,其實「總督」兩字本身就是清朝常設的官銜,正二品,一般管轄兩三個省,例如兩廣總督管廣東廣西,但也有只管一個省的,例如直隸總督只管河北。
總督之下,有布政使及按察使,分別為從二品跟正三品,布政使管民政,按察使管刑法,九七前香港的「布政司」跟「首席按察司」,即今天的政務司司長跟高院首席大法官,正正是這樣來的。
還有今天的公務員事務局局長,以前叫「銓敍司」,簡潔古雅吧?又例如,九七前你不服香港上訴庭的裁決了,要再上訴,去的是英國樞密院(Privy Council),「樞密院」,正是中國古時的御前官署,最早為唐朝所設,明清兩朝棄用。
今天香港「當家作主」了,卻沒有當年「殖民地」那種自由自在的親切感覺,整天給指指點點,不是「先進、團結、無私」,就是「漢奸、洋奴、走狗」,真的,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仿如隔世也。
(原載於2015年5月7日《852郵報》法政匯思網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