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學者亞巴斯(Ackbar Abbas)曾任香港大學比較文學教授,提出不少有關香港和中國的文化政治的洞見,早於1990年代,他論述香港文化身分的文章,使「香港」進入國際學術及文化評論界。其Hong Kong: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一書,是城市研究和文化理論的突破性之作。
近日他重回香港。
■亞:亞巴斯(Ackbar Abbas)
■陳:陳清僑
■陳:在最近一次嶺南大學的講座上,你的講題是「死後社會主義」(Posthumous Socialism),討論到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為一種當代文化,社會主義「死去後更有活力」(more alive when dead),就好像一幢保存下來的歷史建築。你能多闡述你的觀點嗎?
■亞:「死後社會主義」是用來對比「後社會主義」(Post-socialism)的說法。在美國,不少人指中國除了還保留「社會主義」這個名字外,完全是個資本主義國家。「死後社會主義」嘗試在這種說法裏製造一點雜音,「後社會主義」說法是一種連續的時間觀,在某個時刻後,經歷了一個變化,由社會主義到了另外的階段,例如自由西方等等。我選擇「死後社會主義」這個詞,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描繪自己在推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當中的社會主義模式包括一黨制政府、列寧主義模式、黨控制整個國家,現在你看到習近平控制整個黨等等。在社會主義模式上又疊加一個新的自由主義模式,包括去規管、鼓勵私人企業等,這其實始自鄧小平,特別是1989年後。
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這個概念,就是與eBay類同的中國淘寶,淘寶內有許多小企業,包括村民也會變成企業家,這變化發生在日常生活。關鍵是這裏沒有連續時間觀,由一種事物變成另一種,有的是不同模式的重疊及共存,例如社會主義與新自由主義模式……現在我們是多重坐標疊加,造成一幅扭曲的圖像。所謂扭曲,指的是因為坐標格子(grid)被拉扯到不同方向,有時這裏,有時又到那裏。當你得到一幅扭曲圖像時,將會問題重重。我們需要非常精準捕捉這扭曲的形象,由此去談結構性轉變,接近中國政治及文化生活中的複雜性及矛盾。
「坐標改變」
■陳:也許我們可以由中國談到香港。1997年你出版了充滿洞見的《香港:文化及消失的政治》(Hong Kong: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一書,二十年過去,許多香港人,雖然大都沒有看過你的書,但很震驚地發現香港這個熟悉的空間及時間正在消失,你會如何看待這種巨變?你會否覺得前後的變化差異,與你最近提出「改變本身改變了」的批判性觀察是否有點關係?
■亞:那本書在1997年出版是一個小小的諷刺,我想,書名為人熟知的部分原因是,它被閱讀成:我們熟知的香港將會消失,熟知的生活將會消失。如此閱讀的人部分是有政治議程的,他們發現這是一種有吸引力的說法,可以用來批判殖民、極權主義等等……但我要講的並不是我們熟知的香港將會大變,而是改變肯定會來,只是我們還未知會是如何,這跟我們今天說「坐標改變」、扭曲、歪像(anamorphosis)有關,所有都是複雜的時間性,它是「死後社會主義」的論點的部分。另一點我想說的是,中國在期間的確發生巨變,她不再是1989年時的中國,不是那個人們記在腦海裏的影像,不再是天安門事件的時刻。天安門事件的確發生,當權者也在清洗歷史記憶,或假裝沒有發生,所有這些都是真的。但同時,我們不能停留在那個影像,作為界定中國的唯一影像……對,坐標已變,所以,香港其中的一個政治議題是要知道你該反對什麼,把問題界定為什麼。因為,如果你搞錯了問題,如果你指摘了一些完全不該指摘的對象,那麼,你回答不了自己的問題,也誤導了自己……如果你把消失理解為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只是其中一種改變,就像某種有關發展的說法,一個階段被另一個階段取代。但關鍵是,改變本身已變了,讓我們再次回到疊加的時間性,我們稱此為「時空錯亂」(anachronism),坐標正在改變及移動……你會同一時間看到框架的重疊,你能從多個語境看到不同的東西,這是完全變化無常的,它不是由一件事物變成另一件。
■陳:這很有趣,我們一直在談過去、歷史、將來,時間很真實,但又很複雜難以理解……現在很多人被困在當下,對未來感到無望……
■亞:你似乎已進入到香港今日的政治問題……香港有老一輩的民主運動,雨傘運動卻令我們感到驚訝……他們的動機及策略不同,其中一點有趣的是,我看到一種混合感覺。首先,它是政治權力的意識,來自《基本法》的政治保證,即政治權利,普選權的承諾 。一方面你至少有個承諾及政治權力的意識,寫進了小憲法內。但另一方面,你有一種完全的無力感,因為在日常經驗中感到受制於上面的力量,你也無法理解。而這兩種感覺是同時一起運作的……我們不妨比較殖民時期,當時人們沒有政治權力的意識,完全沒有,沒有今天的民主論述,因為,你知道不會有任何改變發生。在這方面,英國人是十分厲害的殖民者,他們有效管治,但同時令你知道,有些期望是完全沒有可能的……然而,一旦有了港人治港承諾,小憲法賦予的政治權力承諾,事情便完全不同了。假設我沒有意識到我可以做點事情,我便感到無力,我們會把精力轉到別的地方去,過去我認識的香港人就是如此,埋首賺錢或拚命消費。
有權力與無力感
■陳:某程度上,中國大陸正是如此。
■亞:對,某程度上正在重複,因為這是舊社會主義系統與新自由主義去規管及消費主義的結合……讓我做個比較,說明這種權力及無力感的混合感覺。十九世紀的歐洲,人們開始有政治權利可以投票,但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感到自己只是資本的奴隸。這是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看法,有權力與無力感同時產生。這一點在室內的幻覺空間(phantasmagoria)最能說明,有一句諺言:「我的家就是我的堡壘」……十九世紀時,在工作場所,你是奴隸,回家你指揮一切,這提供了一個緩衝區,這令一切起碼可以繼續……在香港,你沒有自己的家,你買或租不起房子,把許多房子買走的人不少又來自中國大陸,我純粹作個猜想,這導致一件事發生——你把街道變成家,家變成你的室內空間。雨傘運動搭起帳幕,變成自己的領地,這是非常空間的行動,中斷金鐘、旺角及銅鑼灣日常的運作,把它們變成室內空間。室內空間首先由權力及無權感的混合物所產生,但某程度室內空間也是一種幻覺空間……
■陳:香港人經常談論「港人治港」,我的問題是,這可以視為用作或想像為坐標方格之一,還是一個該重新被理解,置放在特定或眾多的坐標方格之中?另一個問題是關於雨傘運動,你提出要從我們的社會政治環境裏的經驗及歷史中理解「失敗的政治」,這裏有「希望」嗎?你已多次澄清了,你說的「失敗的政治」,指的不是說雨傘運動失敗,而是視失敗為反抗方式。
■亞:先回答「港人治港」的問題,它走向某種自決,是現代政治運動的基本渴求……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特別是九七年,當香港還是英國殖民地時,我說過「香港不能成為一個民族」、「香港不能獨立」,它永遠是在「破折號」(in a hyphenation)中的,它跟英國及中國是一種依附關係。在現代香港的歷史,每一次中國出現危機,中國愈靠往世界,香港便繁榮起來,因為她是一個港口城市。現在她們要離開我所說的「破折號」狀態,而「依附」又變得如此弔詭……
失敗作為一種反抗形式
■陳:當中國變成巨人,當她如今已經……
■亞:我們曾經想,只有香港這樣的地方是個破折號。但我現在愈來愈多覺得,所有城市及民族都是破折號狀態。中國固然是獨立國家,但在另一個意義上又不是,就像美國,所有國家都要互相依賴,但我們看到今日世界邁向某種分離主義,英國「脫歐」、「美國優先」等等。我看到一種自衛反應,針對一個無論我們喜歡與否事實,我們活在一個任何東西也連結起來的世界,即使我們未必喜歡。破折號的狀態到處變成一個政治現實,變得普遍。
第二個議題是失敗與希望。從運動中遇到的逆境來看,你可以視雨傘運動為失敗,你永遠達不到你事前想取得的目標。但這場運動有幾個特點是十分明顯的,參與者持續,締造了一場歷時相對長的運動。因此,問題並不是他們失敗與否,不是反抗的失敗,而是失敗作為一種反抗形式。
我們把文化與政治放在一起,便可以比較一下我們說的「失敗」與「失望」……「失望」並不意指你得不到你想要的東西所以失望,失望也可以指事物並不在它們預定的(appointed)位置。或者換一個說法,這是充滿希望的結果,你的政治渴求跟隨其後。政治結果的希望並不在預定好的位置,這並不意味着你失敗及放棄。跟放棄剛剛相反,我們繼續並不因為有希望,而是因為我們拒絕向絕望低頭。「失望」就好像事物不在預定位置,包括你的政治計劃及渴望、你的藍圖、香港或中國能如何發展或管治。世事並不如你我所想,但並不意味着因此而馬上放棄,它意味着當似乎沒有希望但你仍願意繼續。例如,如果你說,我因為有希望而爭取,這是一種位置立場;但我說,我不知希望是否在,我仍爭取,這是另一種政治位置……
■陳:為何這不是徒勞無功?
■亞:這不是徒勞無功,因為一切不是預先決定的,不是宿命,也不是因為這是我的命運,所以我不能做任何事。我要說的是一種歷史觀,歷史是不可預計的,並不是一些我們現在已知道的事情,也不是說歷史早已過去,它是經常被重讀及以不同方法去理解,歷史可能會幫我們達成某個政治決定。如果我們視歷史為完全預定的,現在發生什麼,因此未來會跟着這個軌迹下去,那麼,如果有人說,有些事情有希望,這便很奇怪很弔詭了。對「失望」來說,有希望的事情是指往後發展的軌迹並不能有任何保證,這些軌迹能改變,亦會有其他軌迹。
■陳:你即將為「嶺南大學五十周年文化及社會跨學科講座系列」在香港藝術中心演講(十一月十四日),講題是「光影生態學」,據知你要談論「緩慢的暴力」,它為我們時代帶來危機。你可否給我們一個預告?
■亞:我的主要觀點是想擴大「生態學」一詞的意義,不限於生態環境的持續,雖然這是一個重要部分,但它不應單指綠色生態,生態學還有其他面向。我的論點是,所有生態學的關注及問題涉及不同層面,就像「環境」一詞在批判性思考中能在不同特定環境中運用。光影生態學處理影像與陳詞濫調(cliché)的差別,我們應該注意到,陳詞濫調並不那麼容易辨認,並不必然是粗製濫造,或庸俗不堪,它可能兩者皆非,可以是非常複雜巧妙。這就是問題所在,雖然它被視為陳詞濫調,視陳詞濫調為庸俗及粗製濫造本身便是一種陳詞濫調式的思維,這也是陳詞濫調的問題。一個影像不該用陳詞濫調來總結,它能激發思想及感知,因此,總是在文化生產、文化議題及政治之間有一種緊密關係。在政治思考中你能有陳詞濫調,但可能會很好聽。例如,任何人可以大談民主及其重要性,但要理解它在獨特語境下的意義則是困難的,而這個獨特性將會是我的生態批判論述的一部分,在獨特的環境裏,會有相應的特性及紋理。你一定要明白,為何某個影像生態把那些俯拾皆是的陳詞濫調,與那些看起十分好的影像區別開來,因此它變成一個核心的政治議題,否則,我們會陷進淺薄的思考,以及構成政治論述的意識形態。
■陳:所以我們需要新的影像去思考今天的世界,包括中國或香港。
■亞:它們不必然是新意象,因為……
■陳:因為新影像會變成陳詞濫調
■亞:我想這是部分原因。新影像意味着你知道往哪裏走,哪裏看,許多影像並不是新的,但它們需要重新思考,重新放在語境裏看。我想,這是我們要做的工作。
■答﹕亞巴斯(Ackbar Abbas)
研究興趣橫跨電影、建築以至視覺藝術等等,對中國的當代藝術和視覺亦有涉獵。他曾在重要的國際藝術活動,如悉尼、威尼斯和莫斯科亞洲藝術雙年展等發表演說,2006年起,他加入加州大學Irvine分校任比較文學教授,現為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兼任教授。
■問﹕陳清僑
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教授,國際文化研究協會(Association for Cultural Studies)主席,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創辦人。研究興趣為文化政治與身分建構、功夫電影、表演與創意研究。
11月14日的演講「光影生態學」,藝術中心會作facebook現場直播
翻譯//葉蔭聰
整理//劉麗凝整理(訪問以英文進行)
編輯// 蔡曉彤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