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30 December 2014

天下之事,盡在數中

轉角 - 陳雲

2014年12月29日
陰陽五行之術數,先秦已有,但屬於零碎記載,大抵當時是王官之學,巫、祝、與史,代代相傳,不載於正書。要到了春秋戰國,王綱解紐,天子失官,學在四夷,術數的學問才由陰陽家如鄒衍之流,用懺諱(王朝預言)、占卦相命的江湖方式傳播出來。
從王朝到江湖,這是個大轉變。漢朝將江湖雜學、齊魯方士之學,重新統屬朝廷,這形成了術數的系統整理與傳揚。漢朝在天下板蕩之際立國,周朝的諸侯封建沒了,秦朝的郡縣吏治亡了。王家不見了,書吏不能任事。那怎麼辦?只能任官,即是任用儒官。在地方的世家之中,選拔賢良方正之士,任命為官。
官員學些甚麼?才可以補回王家與書吏之不足?學的是官學,混一點雜學。漢文帝、景帝、武帝定下的五經博士,用經學來傳習周代的王官學問,這是高貴的王官學問下降民間之始,由王官而到王民,經典教化,令民間也有王風。另外的巫祝之學,用天人感應的漢代儒術,用陰陽五行的漢代方術,令朝廷官員有一點天子的巫風,可以統治四方之民,也馴服地方的神巫。當然,但那是由學問來的巫風,而不是從天命來的巫風。天子是大巫,地方神巫是小巫,士大夫是中巫。
憑着那套整理天文地理、四時物候、人倫刑法的術數,士大夫有了掌握天下事物的信心,可以在四方州縣行政,所謂「代天巡狩」。這點儒官的作風,以前香港殖民地的官學生(cadet)也在學,他們這批英國高材生,來香港做官之前,要熟讀耶教《聖經》和儒家《四書》,目的就是帶有一點中西的神秘學問。他們也帶領華人祭祀,拜廟求籤,就像漢代儒官一樣。
當然,漢代儒官即使信奉神道設教、天人感應,也不會事事求神問卜的。日常處事用常理,人情道理,國法家規就夠。遇到災異、兵患、疫病之類,儒官用常理治事之餘,也會用術數審視,看看自己的生辰、官職、州分、官署等,是否匹配錯誤,然後施術矯正。例如是祭告、遷居、改方位、改服色之類,煥發生機,恢復秩序。這是否真的奏效呢?其實不要緊。事情總會過去,危難總有轉機,躲避一下就過去了。但是,躲避之前,要有安民之術。老百姓也不傻,知道劫數難逃,只是有個朝廷大官在做一點禮儀,有人頂住就安心了。
術數在朝廷政治的用法,就是萬事萬物有神秘的聯繫,「氣」可以感,但「機」不可測。有了術數,天地可以祭祀,神靈可以敬仰,人事可以安頓。華夏可以度過劫難。

Tuesday, 23 December 2014

世界的第二語言

|kameyou|謎米博客

麥斯˙漢諾威 (Max Holloway) 在網站 MoveHub.com 發表了一張統計圖,是「世界各國的第二語言」。他說統計結果代表了古代人類的征服史、殖民時代。英語 (English) 是全球最普遍的第二語言,多達55個國家,是全球四分之一的國家數目。第二位是法語 (French),14國。第三位是俄語 (Russia),13國。第四位是西班牙語,8國。

而統計圖也看到了近現代的移民潮--現今英國有大量波蘭移民、美國有大量說西班牙話的中南美洲移民。

密˙莊士頓 (Matt Johston) 在網站 Business Insider 評論說,某些結果是已經預期的,比如加拿大的第二語言是法語;但其他的卻叫人意料之外,亦見證了數百年來地區歷史與全球化的故事。

在下最感興趣的是亞太地區。

菲律賓話--他加祿語 (Tagalog) 竟然是沙地阿拉伯的第二語言!難道有很多很多的菲傭在那裏嗎?印度的英語水平、普及程度也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高。泰國的第二語言是緬甸語,柬甫塞的第二語言是越南語,足見它們數百年來的戰爭關係。

中國的第二語言是廣東話 (Cantonese)!香港、澳門與廣東廣西人口眾多,有錢而均富。在下曾到安徽黃山旅遊,四處都是講廣東話的旅行團,來自廣東的非常之多,而賣遊客紀念品的也識聽廣東話,叫在下異常驚訝!

台灣的第二語言是閩南話 (Hokkienese)。大家旅遊台北,在捷運站聽到的國語、閩南話、客家話、英語多聲道提示,不會陌生吧?

東南亞的第二語言是英語,從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直到越南、南韓也是如此!即使華人移民在東南亞經濟實力如何強大,也未有改變。即使一億人口的印尼官方語言是馬來話,即使馬來西亞首相納吉 (Najib) 如何自豪說馬來話的有一億人,但現實似乎是說英語的流行得多。恐怕英國於殖民時代留下的影響,與美國二戰以來的超強政治經濟勢力已經說明一切。即使越南曾是法國殖民地,今日英語已取代法語成為越南的第二語言,只有在內陸的寮國仍留下法國的殖民時代遺風。

最諷刺的,海外唯一以華語、普通話 (Mandarin) 為第二多語言的竟是澳洲。澳洲近年大量放寬投資移民、降低英語水平門檻,已經使中國大陸大量人口移居澳洲。實在切合國情。近年大量新聞都說大陸貪官潛途澳洲、黑錢大量流失。2014年8月更傳出中國與澳洲簽訂「追贓」協議,不但是引渡貪腐途犯,重點更在追討流失於澳洲的贓款!中國人無法稱霸亞洲,卻已霸了澳洲乎?奢望廿一世紀是華人世紀、中國人是亞洲霸主的,要自省了。

文:Kameyou

歐洲圖解說:
二戰後西德引入大量土耳其勞工,撐起了德國經濟,他們也成為了德國的公民。聽聞世界第二多土耳其人的城市,就是德國柏林。聽聞現在風縻全球的土其其烤肉卷也是在德國的土耳其裔小販發明的。至於保加利亞的土耳其人口,則是歷史原因,因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曾經長久統治該地。

俄羅斯的第二大語言是韃靼語 (中國大陸境內稱為塔塔兒族),屬突厥語系。這也是歷史原因。蒙古人第二次西征,蒙古、突厥聯軍在裏海、黑海的欽察草原建立了金帳汗國,他們的後裔居於伏爾加河中游的喀山 (Kasan) 地區,人口眾多。沙俄帝國擴張、吞併了他們,互相通婚的也有,相處安然的也有。沙俄的喀山大學更是出名研究突厥民族、蒙古民族的語言歷史,令俄國更容易統治中亞各地。

至於烏克蘭,現在克里米亞半島已被俄國吞併,境內俄裔人口減少了。不知道俄語是否仍然成為第二語言?未來會否轉為英語?
補充資料:世界最受歡迎第二語言
一、英語 (55國)
二、法語 (14)
三、俄語 (13)
四、西班牙語 (8)
五、混合語[美、法、葡] (8)
六、阿拉伯語 (6)
七、庫爾德語 (4)
八、葡萄牙語 (4)
九、意大利語 (3)
十、南美原住民奇楚克語 (3)
- See more at: http://news.memehk.com/posts/%E4%B8%96%E7%95%8C%E7%9A%84%E7%AC%AC%E4%BA%8C%E8%AA%9E%E8%A8%80#sthash.FgUtlnBt.dpuf

Sunday, 14 December 2014

香港故事:《五斗米道與香港喃嘸佬》 週六 2014-12-13

香港故事:《五斗米道與香港喃嘸佬》
阿群的中學有「一人一樂器」,阿群窮等人家,看到西洋樂器貴到核爆,只好選擇學習中國笛子,150蚊搞掂。中國笛很高音,阿群吹到「咇咇咇」的聲音,父親形容為「雞鴨宰前慘叫」。後來阿群入了學校中樂隊,父親倒是高興,但口不饒人:「畢業可以去做喃嘸佬,吹『D打』,唔請你都可以在街乞食!」其實,別看小香港喃嘸佬,他們有一部份可上承至東漢的五斗米道,背負了中華文化的精髓!
張魯是五斗米道創辨人張陵的孫,在三國時期是漢中的太守。魅力值相當高,因為漢中在他治下,算是戰火較少的地方。
道教主要有三大派:全真派、正一道及先天道。如果大家問喃嘸佬的派別,他們大部份都說自己是正一道。正一道的全名其實甚有霸氣,叫「正一盟威道」。這個霸氣名,不是近人所作,竟然就是東漢張陵所創,也是我們熟知的「五斗米道」。由於張陵又有張天師之稱,後來「正一盟威道」又別名「天師道」。「五斗米道」及「天師道」都相當有份量,武俠小說迷會告訴你,「青城派」就是信天師道;天師道首領孫恩武功高得可以「破碎虛空」(黃易作品,指升天成仙人,得享大自由)。歷史迷會告訴你,三國時代張魯將五斗米道發揚光大,後來連陶淵明都可能是信徒。至於孫恩的妹夫盧循,更曾率領天師道部下來到香港大嶼山發展。
要數大家認識道長,除了陳雲道長外,林正英應該都是深入民心。
天師道派系林立,各位可能聽過的有「龍虎宗」、「茅山宗」及「靈寶派」等。到了元朝,政府策封「第38代張天師」張與材做「正一教主」,其他一眾派系都併為正一教道,形成全真教、正一道兩大道教派系。全真玩個人修練,練氣功(內丹)。正一道道士上承五斗米道,著重畫符、念咒,就像彊屍片的天師。因此,道教內稱用符水、咒語的派別為「符籙派」。
19世紀末的油麻地,艇家那麼多,法事自然也多。
嶺南地方特別相信鬼神,正一道的畫符、念咒等一系列的儀式特別受人重視,在1870年己在香港發展,主要是油麻地、筲箕灣、西貢、紅磡一帶,大概16間正一道館,專做漁民生意。由於漁民出海較危險,收獲都是睇天,「喃嘸佬」幫漁民作法求平安、請神、幫漁船神像開光,甚至連婚嫁都會做。由於當時漁民多、艇戶多,「喃嘸佬」超好賺,所以初期「喃嘸佬」做紅事多,白事少。
因為正一道曾學習「靈寶派」,所以香港衣包大部份都有靈寶大法師的封條。
民初時期,廣州的正一道館有100多間。但在1927年,民國政府破除迷信,打壓正一道,逼令他們拆除招牌,即日執笠,加上後來廣州淪陷,於是廣州的正一道士紛紛南下來到香港。不過,戰前香港經濟已轉型,「喃嘸佬」僧多粥少,於是他們都要轉型。原來正一道轄下的「靈寶派」有很多不同的戒律,與白事甚有關係。於是正一道道士學習「靈寶派」戒律,連白事殯儀都做,所以今日的衣紙有時都會寫有「靈寶大法師」。
武術是青城山的旅遊重點,但有甚麼關係呢?明明是正一道的神山
當然,1949年偉大的中共政權成立後,信奉唯物論,破除一切迷信。作為「符籙派」的天一道,阿群認為其實名存實亡。現在大陸的正一道,也只是抄抄經、唱唱歌、影影相,就算去到著名的正一派的道山,如青城山、龍虎山等,也只是「得個殼」,看看風景,食食農家飯。大陸的宗教,不像香港多彩多姿,保留不少正一派傳統文化。
所謂「世事明洞皆學問」,只要肯去找,你會發現小小的香港,你心中認為社會地位較低的人,其實承載厚厚的中華文化。只要不妄自菲薄,香港永遠都是東方之珠。

Sunday, 7 December 2014

【冬日香】

北風颼颼,萬物肅殺,有些花樹卻不怕冷,不打烊,寒風中照常開放,清芬可挹。
豔紫荊,入秋後滿樹桃紫,濃香匝地,走過時差點給迷暈。我常納悶,為什麼沒人用豔紫荊的味道,調一支就叫「香港」的香水。
大頭茶,因為長得高,沒什麼人知道這花也香,有種淡淡的,暖暖的胭脂味。
萬壽菊,我菜園種的,菊香清逸,我學峇里島人,每天清早掐幾朵供佛,看著那清嫩的鵝黃花,小太陽似的,開心。
薇甘菊,野地的流氓,植物的箍頸黨,生命強盛,綽號「minute-a -mile」,一分鐘據說能長一英里,很快就把植物纏繞致死的殺手。薇甘菊是惡棍,可是開起花來,不由得就令人心軟了。小小碎碎的蕊結,如蕾絲遍地編織,到處低垂披掛,樹叢山間,芳馥瀰漫,甜甜的,是攪了奶油的杏仁茶香。


Wednesday, 3 December 2014

黃大仙與觀世音

轉角 - 陳雲 

2014年12月01日
民間寺廟總是道佛合流,另加土地神靈,關聖帝君、大成至聖文宣王(孔子)。城隍廟、侯王廟等地方神廟,都在偏殿附設正統道教佛教的神靈,觀世音、黃大仙在位。外加建廟先賢、地方尊長、無主孤魂的牌位,形成整個華夏神譜。
民間入廟參拜,是叩拜正神,在大香爐上香,然後在地主壇上香,在偏殿向觀世音、黃大仙、關帝、孔子、地方祖先和英烈、孤魂牌位上香。出門在門口地主上香,廟前的大香爐向諸天神佛和過路神靈上香。大小全部都拜,這是普供養、大拜神。
小時候總是要問,為甚麼不揀定一個神靈來祈求呢?例如一個佛教大佛阿彌陀佛、道教大神太上老君,法力廣大,甚麼都保佑。為何一般祈求去拜請觀世音,患病拜請藥師佛、華陀或藥王(孫思邈),這麼迂迴曲折,大費周章?甚至拜觀音的,也要四處的觀音廟去試,探聽何處的觀音廟靈驗,舟車勞頓拿祭品去拜。家中也有觀音神壇,卻去外邊奔走。信奉一神教的西洋人,總是這樣看華人的多神信仰,認為是蕪雜不純,未曾進化到文明信仰。
四十歲,經歷多了,過了不惑之年,才知道華夏信仰的妙處。人世煩惱自找,禍殃自招,神靈不幫你解決問題,而是將你的問題轉來轉去,一手交一手。你在神位之間走動,紓緩緊張和焦慮,自己常懷希望,延長了決斷事情的時間。神靈眼中,人世問題是人弄出來的,神靈可以出手相救而將事情做好,然而人的覺悟不夠、福德不厚,終究也承受不了神恩,將來也是失敗,欠債要償還。
這是民間的事。王朝呢?天子是不信教的。他本身就是祭天的大巫師,那個天是華夏未有道教之前的信仰,天是模糊的,是無,從天而來的是仁心,長養萬物的能力和胸懷。天子的教,是包羅天下的。有形的宗教,即是有教主、教義及教團的宗教,五斗米道、太平道、天師道之類的早期道教,是漢末王朝崩潰的民間產物,是可笑的,也是可愛的。他們的道教,是有形的三清、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呂祖先師、三茅君之類,明明信的是道家學說,偏偏陷入了有,忘記了無。
無是可敬,有是可親,有是接通無的階梯,有無相生,互不抵觸。很多的神靈,很多的有,混同之後,一家親,也就是無。往昔的天子也信一點道教佛教喇嘛教天主教,無也沾染一點有。佛寺也安放關帝、城隍、土地公,菩薩着一點色相,也是同一道理。大家混個團團轉,就是凡聖同參,皆大歡喜。

Friday, 28 November 2014

China bans wordplay in attempt at pun control


Officials say casual alteration of idioms risks nothing less than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chaos’, despite their common usage
China puns tory
China’s print and broadcast watchdog says puns may mislead the public – especially children. Photograph: Chen Li/ Chen Li/Xinhua Press/Corbis
From online discussions to adverts, Chinese culture is full of puns. But the country’s print and broadcast watchdog has ruled that there is nothing funny about them.
It has banned wordplay on the grounds that it breaches the law on standard spoken and written Chinese, makes promoting cultural heritage harder and may mislead the public – especially children.
The casual alteration of idioms risks nothing less than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chaos”, it warns.
Chinese is perfectly suited to puns because it has so many homophones. Popular sayings and even customs, as well as jokes, rely on wordplay.
But the order from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for Press, Publication, Radio, Film and Television says: “Radio and television authorities at all levels must tighten up their regulations and crack down on the irregular and inaccurate us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especially the misuse of idioms.”
Programmes and adverts should strictly comply with the standard spelling and use of characters, words, phrases and idioms – and avoid changing the characters, phrasing and meanings, the order said.
“Idioms are one of the great featur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contain profound cultural heritage and historical resources and great aesthetic, ideological and moral values,” it added.
“That’s the most ridiculous part of this: [wordplay] is so much part and parcel of Chinese heritage,” said David Moser, academic director for CET Chinese studies at Beijing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When couples marry, people will give them dates and peanuts – a reference to the wish Zaosheng guizi or “May you soon give birth to a son”. The word for dates is also zao and peanuts are huasheng.
The notice cites complaints from viewers, but the examples it gives appear utterly innocuous. In a tourism promotion campaign, tweaking the characters used in the phrase jin shan jin mei – perfection – has turned it into a slogan translated as “Shanxi, a land of splendours”. In another case, replacing a single character in ke bu rong huan has turned “brook no delay” into “coughing must not linger” for a medicine advert.
“It could just be a small group of people, or even one person, who are conservative, humourless, priggish and arbitrarily purist, so that everyone has to fall in line,” said Moser.
“But I wonder if this is not a preemptive move, an excuse to crack down for supposed ‘linguistic purity reasons’ on the cute language people use to crack jokes about the leadership or policies. It sounds too convenient.”
Internet users have been particularly inventive in finding alternative ways to discuss subjects or people whose names have been blocked by censors.
Moves to block such creativity have a long history too. Moser said Yuan Shikai,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from 1912 to 1915, reportedly wanted to rename the Lantern Festival, Yuan Xiao Jie, because it sounded like “cancel Yuan day”.

Tuesday, 25 November 2014

St. Francis Xavier’s body on public display in Goa ‎


Indian Christians venerating the mortal remains of St Francis Xavier in Goa, India. - AFP
24/11/2014 03:51
Thousands of Catholic pilgrims are converging on Goa in west India to see the relics of 16th Century Spanish missionary, Saint Francis ‎Xavier.‎  The remains of the are usually kept in a casket at the Basilica of Bom ‎Jesus.‎  Once every 10 years they are put on public display, and on Saturday the casket was brought out in ‎procession and taken to the nearby Se Cathedral.‎  After a celebratory Mass on Saturday led by Indian archbishops, thousands lined up to kiss the relics as ‎the procession began amid tight security.‎   The Catholic Church in Goa, a former Portuguese colony, is working to ensure the event is "spiritually nourishing" for the visitors.  "This is a wonderful opportunity to proclaim our faith," said Archbishop Filipe de Rosario Ferrao of Goa. "St. Francis Xavier had set a great example of missionary work. The pilgrims will be inspired and deepened in their faith when they see his body and get an opportunity to pray before it," Archbishop Ferrao told Catholic News Service on the eve of the public display.  "We are making every effort so that the exposition will inspire more faithful to follow the path of proclaiming the Gospel that our patron saint has shown us," he added.
This is the 17th time the saint’s body is being exposed in Goa since it the first time 1782. Born in Spain in 1506, St. Francis Xavier, co-founder of the Society of Jesus, reached Goa in 1541, then a Portuguese colony. After baptizing thousands along the coast of peninsular South India, he left for East Asia in 1545 and returned to Goa in 1551. During his second trip to East Asia, he fell sick and died at age 46 on China's Sancian Island, Dec. 3, 1552.

雨傘革命,香港民變


雨傘革命,香港民變
佔領運動持續了快兩個月,官民之間毫無半點和解迹象,就連對這事件的命名也沒有共識。
民間初時對命名也眾說紛紜,畢竟它不是佔中三子最初構想的「愛與和平佔領中環」,而是半意外地佔領金鐘而生,繼續叫「佔中」嗎?有點名不符實。初時西方媒體稱之為「雨傘革命」,可謂神來之筆,雖然不是要推翻政府,但大家享受一股清新的革命精神,為那一把擋催淚彈的雨傘而自豪。但叫不了幾天,有些比我老成持重得多的學者公知,擔心「革命」太沉重,反對「革命」一詞,於是漸漸又成了「雨傘運動」或「佔領運動」。
至於官府,不論是北京還是特區,不單對雨傘很敏感,也極少用「運動」一詞;可能因為它帶有廣義的變革氣息,讓自己絲毫不動的立場、姿態及面貌顯得很難看。特區政府有時會用「佔中」二字,剪去運動,省去後面的名詞,也故意混淆一個事實:佔的是金鐘、銅鑼灣與旺角,中環並沒有被佔。有時政府又稱為「佔領行動」,同樣避開「運動」,少了一點人氣與動感。警方則乾脆稱為「非法霸佔路面」或「堵路」,只強調是違法行為。至於北京政府,基本上跟港府一起叫「佔中」,但有時忍不住政治掛帥的本能,曾試過稱之為「動亂」,喚起人們八九六四記憶,又大談「顏色革命」,強調外國勢力云云。
無論「運動」或「革命」,都有點西化,我倒想到一個舊中國的用詞——「民變」。「民變」顯然是昔日統治者的用法,泛指民眾造反鬧事,有貶義。不過,也不失其反抗政治的意涵,因為它總伴隨着昏君無道、酷吏苛索、民不聊生等等而用。事實上,自明清兩朝開始,發生在城市裏的民變日漸增加,包括糧食暴動、工人罷工、生員事變、反對地方官員、抗稅等等。前陣子在書架上看到巫仁恕的《激變良民:傳統中國城市群眾集體行動之分析》,筆者多年前在台灣讀書時有幸上過巫老師的課。此時此刻,禁不住發揮一下我有限的歷史想像,理解今天的香港。
巫仁恕指出,中國城市化快速增長並不始於明清,而是宋代,可是,城市民變的急劇增加卻是明代中期(萬曆)至清初(乾隆)年間開始,大約是16至18世紀期間的二三百年。此前民變多是「落草為寇」的農民起義,但明中葉開始,城市成為民眾政治舞台,民變參與者的類型與行動模式也增加,士農工商皆有機會在城市中發起集體行動;同時,各類會社、行會及幫派,透過廟會、小說戲曲、公開揭帖(類似大字報)、各類出版物等等激化民意,聚集民眾。然而,他們通常不會像農民起義那樣,由地方性抗爭演變成全面造反,佔據山頭,立地稱王。參與者只求改變政策,打倒不聽民意的官員,而不是要推翻朝廷,皇上永遠是英明的。用現代政治學的術語來說,就是自我設限(self-limiting)。
事實上,我並不認為「民變」真的是很準確的概念,用來描述香港的佔領運動,畢竟這詞用在當下,有點時空錯亂。可是,當稱香港佔領為民變時,又會看到不少有趣的特徵。這場運動具有爭取西方政治權利平等的訴求,行動上有許多近年全球激進運動的特性,佔馬路、衝擊警察防線、設路障等等。但是,不論策略是好是壞,性質上始終是地方性的抗爭,亦有地方味道。群眾自己發明一套港式非暴力抗爭:舉手、舉傘、且戰且走、散完又聚等等;有不明來歷的人乘機「反左膠」,不許唱歌、放電影、嬉戲;至於旺角的關公與耶穌祭壇,更具昔日的廟會與民變匯流的特色。
一面是不按牌理之餘,另一面是運動自我設限。試舉兩個例子,10月1日金紫荊廣場國慶升旗,外圍有長毛在喊「結束一黨專政」的口號,竟然有同是來示威的佔領者想上前阻止,覺得這口號「太激」了;最近學聯要求上京跟領導人對話,來個21世紀公車上書,本以為不少激進人士會反對,可是,好像沒有多少,而聽到的支持聲音卻更多,甚至有人稱他們有勇氣。
如果硬要用西方觀念來理解中國歷史,巫仁恕研究的明清城市民變屬早期現代(early modern)史,而最後以四川保路運動與武昌起義等城市民變方式,引發了辛亥革命,推翻滿清,是為現代中國政治開始。巫仁恕在書的〈餘論〉部分,也指出他研究的民變,無論是性質與形式,與清末的民變有其延續性。換言之,自我設限的民變,經過19世紀,城市民變成為全國性的民變,造成革命性的後果。原因除了是列強威脅、西學來華、接合世界貿易、發達的傳播媒體工具等等激化之外,巫仁恕認為,最重要的是清政府這個外來政權以「剿」來應對民變(與明朝以「撫」為主不同);在盛世之時,「剿」可以打造國家權威與認同,剷除離心者,但在衰敗之時,卻令城裏漢人感到上層滿人對他們進行種族壓迫。晚清的孫文,腦裏是西洋民權革命,雙手卻與秘密會社歃血為盟,高舉種族革命,正是看中了民變性質轉化的歷史趨勢。
從這個角度看,我稱香港佔領運動為民變,正是要指出,它一方面自我設限,另一方面卻具有難以估計的革命潛力,因此,這場運動的歷史意義可能正是它的含糊性格。今天中共暫時容忍這場運動,但竭力進行區隔,相當成功,不讓它感染中國大陸,就是要讓這場運動停留在明清之際的民變性質,不會擴散至更大範圍以至全國。事實上,中共在六四鎮壓之後,成功地既「剿」且「撫」,讓各地衝突停留在明清民變的水平,成為千千萬萬的「群體事件」。
如果巫仁恕所描繪的民變是所謂「歷史潮流」,如今當權的就是要逆流而上。至於順流的人,即使中間有挫折,其實也不用太懼怕或氣餒,歷史並沒有在此終結。
原文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2014.11.23

Saturday, 22 November 2014

海安咖啡室 香港上環干諾道西17號



http://www.douban.com/note/55145918/

Saturday, 15 November 2014

脫離殖民、告別大中原心態,香港如何書寫屬於自己的歷史


作者:浸會大學第三十六屆歷史學會──梓傳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學家克羅齊(Benedetto Croce)
「誰能操控過去就能操控未來,誰能操控現在就能操控過去。」《1984》George Owell

史學的本質:過去、史家及歷史論述的往復對話

有不少人對歷史的認識,仍建基於中學的歷史教育:歷史學是一門沉悶的、講究背誦的學問,教科書上不變的文字即為過去,史家只是單純的「記錄者」。大家都以為歷史不會說謊,歷史就是「真實」的代名詞。然而,歷史的本質和作用實際上遠不只如此。
11021121023_777c2ee244_k
source: https://www.flickr.com/commons
歷史是關於過去的學問,這點是無庸置疑的。但這「有關」,卻不是一個等號。應該說,在這謬論如煙霧彌漫的年代,理解歷史「有關」,而非「等於」過去這一點,有助讀者能更清醒地看待過去、現在和將來。
「過去」簡單而言即各位常識中的「歷史」,一切均已塵埃落定。歷史已經成為一種真理,史實躺在過去等待後人慢慢發掘。
分隔「過去」和「歷史論述」的原因,在於理解到「過去」不能單獨地存在,而必須寄身於名為史料的載體之上。一手的如官方文件、日記、相片等,二手的如史家的歷史學著作等。這些載體無可避免地出於人手。受限於記錄者的識見、偏見、意圖,便為單純的史實,披上了一層人性主觀的外衣,這便是史學不是直接等同過去的根本原因。
歷史,可以隨政治權力和歷史環境而變遷;來自不同背景,擁有不同動機和價值觀的書寫者筆下,因應不同的個人或政治動機,歷史獲得「追認」和「重建」。歷史並非(如大部份人以為)僅僅是停滯的過去,而是以史料為據下對過去的變動不止的論述。
source: https://www.flickr.com/commons
史學流動的特性來自其本質包含了「記載」此成份。所有「過去」必須獲得「記載」(歷史論述)方可流傳後世,而這種「歷史論述」(一) 必然不能包涵所有事實,(二) 必然為各種「記敘者的因素」所影響(如對史料剪裁的主觀評判、知識面的局限、價值觀的促限、寫作動機等等),(三) 必然為當時政治環境所左右(威權政府通常阻礙有損其統治合法性的論述流傳於公眾之間)。故此,歷史論述不可能,亦不必要追求對過去作全盤記載。
史家的責任,乃在於,分析這些事件為何發生、它對當時及現在有甚麼意義。要完成這責任,史家在閱畢史料後,須確立自己的論述策略,在眾多分散(dispersed)的史實當中,篩選合適的史料,勾勒出一個「更大的模式」(歷史圖象),可見歷史論述並非過去的完全反映,而是史家基於對史料的見解和個人史識,對過去個人和社會關係的詮釋(interpretation),一種有歷史依據的敘事(narrative)。
從以上對史學本質的解構,可得知「歷史論述中的過去」,反映的不單是(部份的)史實和史家的個人分析,同時亦會折射出敘述者的心態,以及當時代的歷史環境。較完備的歷史論述,除了過去本身,亦應進一步探討過去如何獲得追認,這段過去在各種「歷史論述」中的「增減」,以及這些「增減」的由來。

歷史學的作用:構建身份認同,塑造價值、方向

所有的有意義的事物,包括身份認同,都在最先包含了一種「認知的過程」(cognitive process),經過知識價值系統的詮釋,經過一輪「符號化」後方對我們產生意義。任何觀察和認知,都必須通過這層符號化的洗禮,才具有意義。在「詮釋」的過程中必然包含人的價值 (而非事實的)評判。在這層次上,歷史論述便大有發揮的空間了。
歷史論述的奇異之處,在於它和眼鏡一樣,改變了你對現實的認知。史家通過史著詮釋「過去」,改變我們看待「現實」的方法-「現在」是「過去」的產物,史家無從改變;但史家卻能通過「詮釋」過去,改變今人對當代事物的「理解」:它的意義、對錯,甚至有無。這層「詮釋」空間,對所有政治共同體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掌握過去的詮釋權,能極大地提高管治的合法性。舉例而言,若你認知到我們是享有共同祖源文化的同一民族,那兩者便理應身處同一政府之下,且共同分擔損益;又例如若歷史論述不斷強調過去政府的貢獻,而忽略其他指標的重要性,那現在的些許不公似乎也變得可以忍受。有效的歷史論述能從根本上,改寫人民對管治合法性,政策方向的看法。利益之下,各種政治權力話語權的操作因而白熱化。
由於篇幅所限,本文實不能遍覽所有歷史論述的所有功用,在此僅舉兩項隅舉兩點:(一)歷史論述如何建立民族認同,及其作用、(二)歷史論述如何左右對政府的看法,及其作用。並以香港作為論述的例子。
(一)歷史論述如何建立民族認同,及其作用
以下本文將開始以民族認同為例,粗略梳理「認同」(作為對現實的「詮釋」之一)和歷史書寫的關係,務求令讀者明白為何「歷史為何在每個時代都不斷地被重新書寫」。
phpThumb_generated_thumbnailjpgBenedict Anderson於《想象的共同體》一書中,對認同下了一個精巧的定義:「民族是一種想像的政治共同體-並且,它是被想像為本質上有限的(limited),同時也享有主權的共同體」。他敏感地指出,所有的國族認同都是一種「認知的過程」的產物,而非各位直覺地以為是尋找民族「客觀特徵」的結果:不論「體質、語言、文化風俗、生活習慣等,都不是構成一個族群的必要和充分條件:美國和英國人同操英語、但他們顯然屬於不同民族;韓國人和香港人一樣賽龍舟,那我們都是韓國人麼?判別身份的關鍵,並非客觀特徵(所謂民族性)的有無,在於誰來判別那些「特徵」的重要性,足以作為劃分「我們/他者」的分界線;作為個體是否認知(aware)及承認(self-assert)自己是否歸屬於某民族,並不是客觀的區分,而是主觀(縱然是不自覺)的選擇。民族國家是客觀的政治實體,但民族意識本身卻屬於主觀的建構。
歷史論述在建立身份認同(包括民族認同)上具決定性的作用: 王明柯教授的著作《華夏邊緣》中言及,族群由確認族群的「邊界」來維持。而辨識他者的其一辦法即透過訴諸「共同祖源記憶」,通過掩藏和放大歷史,甚至創造神話,製造一種血緣的共同體想像(例如「同胞」、「母國」、「祖國」等)。王氏同時指出,族群認同也是人類資源競爭的工具,統治階層選擇性地遺忘和重建記憶,得以建立有利自身管治的歷史論述。這種將官方的歷史論述,巧妙地引入「個體詮釋現實,產生意義」的過程當中。具體地說,便是通過樹立「正確」(官方角度上)的對現實的理解(詮釋),政府得以無聲無息地將人民引導向支持政府的方向。Keith Jenkins (1991) 在《歷史的再思考》(Re-thinking History) 中進一步延伸,歷史論述本身便是意識形態的,支配者與被支配者都企圖以歷史記憶動員民眾支持己方。透過干涉歷史書寫,即能模塑今人對政治的看法,滿足當權者的政治目的。
(二)歷史論述如何左右對政府的看法,及其作用
2001_04「一部香港歷史,其實也是一部「香港人」如何發現和創作自己『歷史身份』的歷史」。我系鍾寶賢教授於《九龍城》一書的緒論中,梳理香港社會精英如何因著各自政治利益,追認一段或許不存在的歷史。鍾教授指出、首先是英殖民地官員為了城市規劃的彈性和對歷史感的喜好,認同了這種說法,不久南下香港晚清遺老為了追弔故朝,表明心跡,將宋王臺抬高成中華正朔的地方,都後來趙氏宗親會宣傳下,宋王臺的歷史性質幾近定案。各團體奉此說法為圭臬的原因,自是各取所需的結果。從這種的歷史詮釋的合力操控中,我們可以見到政治權力的運作,遠在學術考究之上。
鍾教授在此,除了有助證立「歷史論述」非全部「過去」的觀點外,亦提出了一個的觀察方向。此即下文會說明的殖民地政府通過「歷史發掘」和「歷史重認」,「過去」,和其他團體組織爭競話語權的場域。香港殖民地政府,通過以政府機關詮釋官方歷史,模塑大眾的歷史記憶和身份認同,從而最終達到合法化(legitimize)現今政府管治的目的。

殖民地政府與香港史論述

有人說過,「香港是沒有歷史的」,這並不是指香港人沒有歷史,而是香港人很長時間內從來沒有正視香港歷史的問題,以致太多人對香港歷史毫無了解。不論在中文學術界、教育界、抑或傳播界,殖民地時期上述三者在傳播香港歷史知識上都未有盡力。這並非單純技術上的理由所致,而必須以殖民地政府的刻意操作進一步解釋。
殖民地政府對香港的定位,乃是以香港作為敲門磚,打開通往中國的大門。因此,將香港的文化與中國完全割裂,和殖民地政府的統治目的是相悖的。殖民地政府因而推行不干預的文化政策,「執政治民,概依中國法律風俗習慣辦理」。這種文化政策,自然便帶來管治風險:當時港人相對殖民地政府,或香港本身,對中國「母體」更有歸屬感,民族主義運動嚴重削弱英政府的有效管治。這危機於後殖民時期更形迫切。此情此境,若更多港人了解香港被入侵,被殖民的史實,和母體的「民族主義」相呼應,則其管治危矣。故此,殖民地政府有充份的動機壓抑香港人的歷史感,從而減低香港人的民族意識及愛國情懷。這種意圖即體現在對歷史書寫內容限制兩點之上。

壓制-有關殖民與侵略的

http://www.lib.cuhk.edu.hk/Exhibition/HKMacauPub/hk-history.htm#F
http://www.lib.cuhk.edu.hk/Exhibition/HKMacauPub/hk-history.htm#F
香港史,特別是政治史的不被重視,和其必然涉及英國佔領香港,有必然的關係。以黎晉偉所編的《香港百年史》為例。《百》是香港第一本以中文寫就的香港史,一九四八年六月初版,從此書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殖民政府的政治壓力,史家們如何委曲求存。
首先在這本《香港百年史》中,政治史所佔篇幅僅佔五分之一,乃當時史著所罕見,這種比例的反常直接和四十年代末的政治環境有關。而在僅存的政治史部份中,幾乎未有提及英帝國的侵華經過,而對香港島的割讓問題上,亦刻意輕描淡寫,特別是對「鴉片」的角色,近乎隻字不提,對於中英雙方開戰的理由,有載如下:
「他們(英國人)最初移到香港後,因為九龍寨方面對他們進行壓迫,封鎖了他們的糧食,使得他們的生活感覺困難,後來他們獲得政府的同情,派艦東來保護他們,跟著與清政府開戰,迫使清政府割讓香港」。香港開埠,於香港史絕對的轉捩點,就此草草帶過。在此,我們可以看到英國作為殖民大國,對歷史論述作用的重視和把握。

英帝國主義下的香港史書寫

在有意淡化殖民地政府英帝國主義本質的同時,殖民地政府亦強調英國人對香港的絕大貢獻。
「英國人必須履行他們偉大、引以自豪和獨特的使命,把文明、自由與和平的幸福,傳播給現在已經或日後可能受他們統治的民族。」(邱吉爾,1906年)
source: https://www.flickr.com/commons
source: https://www.flickr.com/commons
英帝國主義的信仰亦影響大英帝國時代英籍史家對香港史的書寫策略。此以歐德理(E. J. Eitel) 所撰之 Europe in China: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Year 1882 (1895) 以及其後 安德葛G. B. Endecott 所撰之 A History of Hong Kong (2nd edition in 1973) 為代表作。
這些英藉學者大多認同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制度,以殖民地政府之角度撰寫香港歷史,以殖民地管治精英為歷史敘述的主角。以歐德理之Europe in China為例,他先介紹十九世紀大英帝國對華政策以殖民香港的經過,再以港督的任期來劃分,敘述香港殖民地政府早年憲制之演化和成就。
14780365482_45b561ef49_o殖民史觀的歷史論述十分強調英國殖民管治香港的成就。夏思義 (Patrick H. Hase)指出,它們往往明言或暗示香港的繁榮和成就,全靠英國人的管治和營商技巧造就。在1908年出版的 Twentieth Century Impression of Hong Kong 就是將這種殖民者自信顯示得淋漓盡致的例子之一,書中形容香港這個城市是「英國殖民者進取精神、幹勁和成功的不朽標誌」,強調香港為英國殖民者的光榮。這些寫作透露着帝國主義時代英國史家的民族自信心,強調英國殖民者之道德使命感:
「在英國帝國主義者眼中,大英帝國受命於天,以文明受託者的身份,將英國文化擴展至全世界,為殖民地民族帶來和平盛世。」殖民史家強調殖民體制為香港帶來的成就,配合英帝國主義之道德使命感論述,突顯出英國文化之優越,官僚系統的完善,將香港史寫成屬於「殖民者的香港史」。呂大樂教授言,潛移默化之下,大多數香港人亦視官僚效率、社會治安、政策前瞻等,為審視政府合法性的首要標準,內地的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等口號相形受到漠視。

回歸前後的「中國」香港史書寫

國族史觀意指以國家利益為本位所撰寫的歷史書寫。中國歷史學家對香港歷史的興趣始於1980年代,以國族史觀所撰寫的香港歷史書寫不斷湧現。其中包括余繩武、劉存寬主編的《十九世紀香港史》(1994)、前者和劉蜀永主編的《二十世紀的香港史》(1995)、劉存寬著《香港史論叢》(1998)、劉蜀永著《簡明香港史》等人所編的論叢,以及中央電視台推出的兩套大型專題片《香港滄桑》和《香港百年》。書中香港亦不謀而合地同被套入一個相當完整和嚴密的國家中,這套論述框架即,「愛國」、「反帝」、「民族團結」、「統一」等等。這些歷史論述絕多數都得到官方的資助,甚至是官方本身發布的,政府的支持,源於價值。香港研究,國內角度的香港論述的湧現,對北京而言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裡可參考《香港滄桑》解說詞的《序》對出版原因的說明:
……可以幫助讀者更準確更全面地了解香港問題的由來和香港問題的解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此,甚麼是所謂「現實意義」便相當關鍵,因這反映了當時湧現的香港歷史書寫有其「政治目的」,這種政治目的是甚麼?參考劉蜀永於書中的說法:
「將香港歷史的真實面貌告訴讀者,從而為貫徹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為保持香港長期繁榮和穩定,提供有益的歷史概覽。」
1561_41-18在此,我們明白到「有益的歷史概覽」和「現實意義」具備相當的相關性,但這種關聯具體是甚麼?我們可以在劉存寬的《香港史論叢》(1998)中〈香港回歸與文化認同〉一文中找到坦率的答案。
「我們必須看到,主權回歸僅僅是香港回歸的第一步……由於英國對香港的殖民統治持續一個半世紀之久以及其他種種原因,我們不必諱言當前確實存在著一個人心回歸的問題。」
「人心回歸」,「有益的歷史概覽」的現實主義,具體來說,即在於帶動「人心回歸」。新華社社長許家屯曾言:「地歸人心不歸,不能算完全回歸」。當論及回歸,很自然便提到兩點:自何處脫離?回歸至何方?此話經劉存寬對文化認同的闡釋,便更明暸了:
對於前者,他認為香港殖民地如上文所述,運用統治機關向港人灌輸殖民統治的合法性,又刻意淡化香港人的民族意識和祖國觀念。而對後者,他直言「(香港的文化認同即)對祖國、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母體文化愛國傳統的認同」。
對「祖國」、「母體」和愛國傳統的認同,一建立於對殖民地政府貢獻的否定,二建立於強調「祖國」對香港發展的莫大貢獻、三建立於將現今香港由殖民地政府建制主導的意識形態,倒過來由中國政府建制主導的意識形態,這便是劉氏所言的撥亂反正。
經過這一步步的推論,本來模糊的「現實意義」便變得清晰易懂了。國內所有「有益的歷史概覽」都有其現實意義,歷史論述的現實意義,在於帶動香港人心回歸,脫離何處?殖民文化,與及對祖國的離心力。回歸往何方?回歸往對祖國、對愛國傳統的認同之上目的為何?完成祖國的統一大業。如何實現?依靠「有益的」歷史論述,依靠有益的頌歌式的言辭達到政治宣傳的效果。香港歷史論述和中國的國家論述掛勾,成為回歸歷程的一部份,「歷史」和「認同」,在此合一。
愛國史家意識到,人心回歸比主權移交的問題更難以解決。他們相信,殖民地政府的歷史教育刻意淡化港人的大中華民族意識和愛國觀念,致使人心仍未回歸。因此,中國史家認定自己肩負起「撥亂反正」的政治任務,為港人提供他們認為正確的歷史論述,積極為中共在香港確立其統治地位。
透過上述推演,可得知內地學者書寫香港的政治目的,那究竟他們寫的是甚麼(what)的香港史呢?
source: https://www.flickr.com/commons
事實上,以政治的目的為前提書寫歷史,古往今來亦然,其本身無甚可議之處。但關鍵在於,作為香港人對歷史的詮釋,和國家論述之間,是其存在斷裂?而香港人要怎樣面對這種斷裂?內地官方將香港於殖民時代的歷史,定位為英國人侵佔香港的歷史,英國人的統治,在反帝救國的國家論述下,必然是(也只能是)哀愁而悲劫的。香港的繁榮盛世,有賴於華人的自強精神(而非殖民地政府的功勞)、中國的不懈支持,而最終以回歸作為盛典的終曲。回歸在此成為了某種不證自明的救贖,也完滿了這套線式論述-香港得以擺脫殖民地政府咒縛,與祖國有志一同,開創更美好的未來。而在這種線性的、單調、大一統的歷史基調下,一些「不和諧」的雜音,需要「袪除」;一些音調,需要提高;有些音節,亦需加插其中。
對歷史事實的放大和縮小的,主要體現於英帝國政府為了販賣鴉片侵佔香港作為其商業基地(而非因如英政府所稱,英商在中國遭到歧視)、殖民地政府在港施行的獨裁、種族歧視政策、以及港人的艱苦物質生活等等。
而在歷史事實的掩沒:殖民地政府的功績、香港的本土意識的建立等等,以上所指又和香港的近代史,即70年代-90年代之間的歷史密不可分。內地學者的歷史論述在此情況,出於政治考量,對英國人建設性草草帶過,而著重描述5、60年代殖民地政府對港人的壓迫,以及改革開放後中國如何帶動香港經濟勃興。
而在製造歷史事實方面,最為可觀的,可說是將香港說成「反帝反殖」,愛國份子的基地。他們以殖民地時期香港華人的不公平對待作為敘事主題,以否定英國殖民管治為目標,將英治香港描繪成一個污煙瘴氣、充滿罪惡的城巿,強調英國統治為非法佔領。所以,在愛國史家的筆下,「香港回歸」乃新中國「洗刷國恥」的一大成就:
「港澳的回歸標誌著中國人民經過幾代人不屈不撓的爭鬥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到本世紀末終於完全消除了近現代一切不平等條約所造成的災難,徹底洗刷了蒙受百多年的國恥,圓了國家民族統一的跨世紀的美夢。……從一百多年來簽定不平等條約的曲折歷史中,我們不能不鮮明的提出:毋忘國恥、牢記國難、鞏固國本、增強國力。」
透過以上短短文章中的七個國字,愛國史家先將中國近代史寫成一部「百年國恥」史,然後透過敘述近代中國政府廢除不平等條約的外交成就,將中國共產黨塑造成令「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民族英雄,成為當代中國的民族神話,以「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為口號,鞏固中國共產黨的統治。
在愛國史家筆下,香港史書寫淪為國家以歷史意識執行政治目標的政治工具,一方面完成中國「收回」香港的政治任務,另一方面用以鞏固政權,將香港史寫成屬於「黨國民族的香港史」。
sourc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9%E6%B8%AF
sourc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9%E6%B8%AF

大中原心態

中國史家寫香港史,將香港的歷史融入國家的脈絡,除了背後引導人心回歸的政治意圖,更反映了中國文人根深蒂固的思想習慣,一種「大中原心態」。這種傾向從近代之先,中國文化如何描述香港可見到端倪。從中原出發,中原文人筆下香港作為華夏邊緣的「蕞爾絕島」,化外之地,自無額外關注之必要。到後期,香港為英人佔據,便有人以尖刻筆觸,嘲諷香港乃藏污納垢之地,香港人不中不西、「洋化」,例如:
「大部份的香港人已像一堆堆從爐鍋裡掏出來的煤渣……連路過的野狗看了也不會對他們回頭了。」(屠仰慈,1939年)
「然吾人所痛惜者,不在英人之狹小,而在國人之無恥也」(友生)
中國學者在近代以前,放棄了論述這片土地,即基於這種對香港輕視的心態。
到近代,大中原心態亦變種成陳冠中先生所言的「中國天朝主義」,這種主義「強調中央集權、國家認同、黨在法之上、中華儒家文明教化」。基於回歸的政治需要,中國史家開始著墨於香港之過去,他們論述的歷史即建基於這種中國天朝主義之上-「經歷殖民時期的悲慘歲月後,香港人在中國的堅強後盾下,終於完成反殖民地的工作,回歸祖國及十三萬萬同胞的懷抱。」。香港自身的歷史在大陸史家筆下成為民族主義愛國史觀中的又一個註腳。這種對香港主體性的有意忽視,是。從前期的對香港視而不見,到後期將香港溶入中國的線性史觀中,在表面的轉向下,潛藏的仍是對地方獨特性一貫漠視,折射出始終如一的大中原心態。
這種大中原心態,事實上也是民族國家本位史觀的反映。據Prasenjit Duara於”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所記述,全面的歷史應是多元的(bifurcated)而非線性的(linear)的。民族主義史觀,本質上是通過壓制其他可能的歷史詮釋為代價。受壓迫者的歷史在主流被消聲,民族國家的統治者便可以利用人民的無知施行統治。舉例而言清帝國晚期,共和革命家積極參與「重新詮釋」中國史。三千年的中國史被詮釋為以黃帝為祖的「炎黃子孫」(Chinese lineage or descent line)保全血脈的奮鬥史。「中華民族」的代表「中華民國」以血緣上的延續為據,理所當然地可以要求子孫「盡忠盡孝」,共拒「外敵」。外敵在哪?在當時的歷史背景,本來應效忠的滿人王朝頓成應被驅逐的蠻夷。通過歷史書寫,樹立世界和倫理觀,訂下「我」「他」的藩籬,製造必然的衝突,導向政治上的統一。顯然地,這種線性的民族國家歷史論述,是以擁有共同文化的漢族和仇外文化。而到後來,國民政府「忽然」覺醒,提倡「五族共和」,將歷史論述推倒重來,以維護帝國主義覬覦下岌岌可危的邊彊,但這是後話了。
在此特別需要指出,中國文人對香港由賤視到抬高,態度之大相徑庭,實際亦反映了同一種大中原心態。其觀照香港的角度,其分析香港的方法,其判斷是非的尺度,仍然基於將香港融入國家論述的前提之上。應該說,「國家」在敘事者的心目中,既是當然的前提,也是必然的目的。國家論述的大歷史,其正確性和權威性必然凌駕於任何本土、地方或其他意識形態之上。

本土香港史的可能性

2112「不論是殖民史觀還是國族史觀,都沒有從香港人的角度看歷史,其著作當中的香港人都面目模糊。」《城邦舊事-十二本書看香港本土史》的點題之句,也引出了香港歷史書寫日後可能的發展方向。
我校人文和創作系羅貴祥教授主編之《再見亞洲:全球化時代的解構與重建》提及,香港的城市想像「歷來都是以(構想)他人的目光來界定自身」。但這種從他者角度審視香港的習慣,在香港本土意識逐漸崛起的現在,也開始產生變化。香港人開始使用不同的歷史論述框架(而非他人賦予的),在英國和中國的史觀之間,尋找新的切入點,從過去開始建立屬於自己的香港。
如在《再》書中,羅氏便指出由,香港學者可以嘗試以「亞洲」角度「再想像或再記憶香港」,從國族與國族之間的狹縫中再發現香港。香港屬於邊緣之地,「有許多糾纏複雜的問題和處境」,具備「多元複雜性」,而英國殖民者和中國民族主義者都提出了各自的「香港故事」,一套主流的,有利官方統治的歷史論述。而漠視了一些具有影響力的邊緣團體,例如華籍英兵、印度人、其他非華裔公民的往跡。與此相對的,以區域(regional)的非國別的手法「再發現香港民間」,或許是更符合香港作為邊緣城邦的作法。
在羅貴祥教授的亞洲視角以外,也有從兩廣的角度觀照香港歷史的,如我系鍾寶賢教授所撰《香港精英與廣東自治》一文,便考證了二十世紀初香港上層菁英如何介入中國內政。殖民史觀之論述多指二十世紀初華商階層不關心香港政治、民族史觀則多指香港為中國革命之基地,是反帝民族團結的一份子,但鍾教授發現,當時華商「大多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中國民族主義者」。反而大多數都有追求本土自治的傾向,軍閥陳炯明於1918年組織粵軍反攻國民政府期間,香港及廣東華商大多支持,陳氏失敗後亦於香港下野。到1924年,得蘇聯資助下,廣州政府於1924年10月16日攻陷並焚燬廣州西關一帶建設局,約五萬廣州華商逃難避走香港。可見,香港除了民族史觀所示,是「民族革命的基地」外,也是民族革命大旗下,各政治勢力權鬥失敗者的避難所。立足本土,考察史料,我們可以發現,不論是殖民主義或是民族主義者的線性史觀,都將太多的過去掩蓋了,簡單化了中港之間的關係。
Cheung_pb.pdf本土史家致力還原香港史的原貌,填補他者刻意淡化的歷史空白。例如,按照國內史家強調反殖反帝思想的邏輯,六七暴動本來是香港同胞反英反殖的最佳史例,但當中共否定了文革的極左思想,暴動後港人對共產統治又產生恐懼,國內史家都傾向淡化這段歷史,以免這段歷史記憶再度刺激港人的拒共情緖,影響「回歸」進程。相反,本地的香港史研究者如《六七暴動 – 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的作者張家偉在自序中就明言:
「作為土作土長、無黨無派的香港人,筆者既不是要為港英當局辯護,也無意為左派陣營翻案,只是試圖在被簡化的歷史陳述中,挖掘六七暴動複雜的歷史真象和社會背景,為讀者提供多角度的思考空間。」
總的來說,不論殖民史觀,抑或民族史觀,兩方面既是提供了觀照香港歷史所必須的切入點:香港作為英國殖民地,殖民史觀在政治上反映了當時殖民地官僚階層對香港的看法,同時,殖民史觀重視經濟效率的特點也和當時香港的主要發展方向相符;民族史觀方面,香港與中國僅一河之隔,絕大多人口都是來自中國的難民,而其經濟形態又和中國內陸(特別是兩廣)的需求息息相關,不論地緣、政治、經濟上,中國都是觀照香港歷史不能拋開的元素。
本土史觀所追求的,並非妄圖縮小殖民政府和中國元素於香港史的影響力。反之,是在了解兩者影響力的同時,努力撇開來自兩方意識形態的束縛,致力於以當時香港人(而非外國人眼中的香港人)的歷史經驗,撰寫香港的過去;以本地過去發生的事件、以非外來的分析理論框架,來詮釋這片土地的過去發生了甚麼?為何發生?對你我的現在?有甚麼意義?等等。

總結

現代所謂的惡,不單在於犯罪,而是自甘平庸、自甘為體制消融,而不思考自己的責任。歷史於極權的政府,是維持社會穩定的工具。但優秀的的歷史論述,同樣能起到溯本追源的作用。在「輿論」和「官方說法」以外,以史為據分析你我、你我的土地、你我的香港社會。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曾說:「人類與強權的鬥爭,其實也是一場記憶與遺忘的抗爭。」拒絕遺忘,不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在今日的亂局中,記住自身理想和利益所在,尋找定位、方向,不致殆盡於集體的愚昧當中。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作為大學生,理應獨立思考,衝破人云亦云的桎梏。香港為英帝國殖民逾百載,意識形態、制度等均和大陸截然不同,因而具備「本土性」,亦擁有本土的觀點,這是歷史的巧合,也是不爭的現實。作為統治階級,你可以認同、反對、利用、甚至操縱本土性,但一切的前提都是尊重現實。即如周總理常言「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違背此理,只能帶來不理解、對抗和裂痕。昔日仍在低語,記憶的疤,最難痊癒。
已故文學家也斯說過:「大家似乎都想證明香港自己不會說故事,香港的故事要由他人來說」。香港的過去常為他人所書寫,他人筆下的香港,也只能是他人的香港。香港處於帝國/華夏邊緣,固然令我等難成主流;但這也是我們袪魅的契機:暫時遠離主流的國家論述,在「全盤肯定/否定」(中國的國家論述和英國的殖民論述)之間,摸索最適合自己的歷史詮釋。這絕非政治不正確,而是立足於香港本土性的合宜態度。在香港這片地土,憑百年風雨同渡,我們總能撐傘共行。
2162979093_dd2b6b57d7_o
source: https://www.flickr.com/commons

參考書目/延伸閱讀

1. 蔡榮芳:《香港人之香港史 1841 -1945》(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1年)。
2. 王宏志:《歷史的沉重:從香港看中國大陸的香港史論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
3. 陳學然:《五四在香港 殖民情境、民族主義及本土意識》(香港:中華書局,2014年)。
4. 林孟和:《中共的民族主義與香港回歸政策》(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5. 李濟琛、陳加林編:《國恥錄-舊中國與列強不平等條約編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6. 劉蜀永:《劉蜀永香港史文集》(香港:中華書局,2010年)。
7. Hase, Patrick H. THESIX-DAY WAR OF 1899: Hong Kong in the Age of Imperialism.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8.
8. 凱斯.詹京斯( Keith Jenkins)著,賈士蘅譯:《歷史的再思考》(Re-thinking History)(台北:麥田出版,2006年)。
9. 羅貴祥編,《再見亞洲--全球化時代的解構與重建》(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年)。
10. 趙雨樂、鍾寶賢主編,《九龍城》(香港:三聯書店,2001年)
11. 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New Edition, 2006),(台北:時報出報社,2010年)
12. Prasenjit Duara,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 Narrative of Modern China,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13. 王明珂著,《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
(本文原發表於輔仁媒體網,經作者授權後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