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2 November 2014

登錄
用掌上論壇訪問本站,擁有更好閱讀體驗
百家鳴 > 武俠夢迴 > 武俠綜合
發帖|
[武學武術] 君子動手 — 趙式慶
看295|回0|收藏
樓主 戲雪 只看他
2014-5-7 09:00:01
http://thehousenews.com/society/ ... %E5%BC%8F%E6%85%B6/
君子動手 — 趙式慶
2014-5-5 6:14:02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Share on sinaweiboShare on email

[size=1em]功夫,兩個字,一橫一直。
[size=1em]電影《一代宗師》不單金句處處,人人變了隱世高手、滿口哲理。電影也塑造了一個已經逝去的中國武林,令人婉息傳統終究敵不過時代,功夫,是否就只有留在自己的歲月裏?
[size=1em]今天的香港,口頭復興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比比皆是,至少可趕上政治潮流,但真正身體力行,動念之餘又動手的,很少!
[size=1em]趙式慶是其中之一。自幼習洪拳,唸哲學及文化人類學,整理及研究中國武術,保存南方拳術傳統,與師傅林鎮輝將工字伏虎拳拳譜重新整理成英文出版。他說要重新建立中國武術的人文精神,「克己復禮」。訪談期間,我能感受到他的身體力行,是個謙厚的知識人,又是個沉實的武者。
[size=1em]整理:蕭家怡;圖:張綺貞、由受訪者提供
[size=1em]讀:讀書好
趙:趙式慶
[size=1em]讀: 我想把今次訪問的焦點放在兩方面,第一是武術本身,它是中國人一種獨特的修習方式,我們將之稱為功夫,實則是與佛教有關的,所以我想先談功夫本身的知識傳承,究竟有何獨特?第二就是談在文字知識在整個傳承過程中的重要性。開始時想讓讀者先了解你的背景,你是在甚麼時候開始習武的?
[size=1em]趙: 我在八歲開始習武。其實剛開始時我是學騎馬的,但碰巧媽媽因為意外受傷而認識了一個懂武術的跌打師傅,傾談之下令她覺得小朋友騎馬的風險大,易受傷,所以希望我能放棄,又故作民主地要我在騎馬和武術之間二擇其一。須知道,那年代的小孩都是看李小龍和成龍的電影長大的,當然會選打功夫啦!
[size=1em]讀: 一開始已經是學洪拳?
[size=1em]趙: 小時候對這些根本毫無概念,也不知道門派是甚麼,所以第一個師傅當時也不是教中國武術,而是空手道,一直到大約十八歲左右,他才轉教我其家傳的中國武藝, 所以我跟隨第一個師傅學的內容很廣泛,更涉獵到一點南方的佛家拳。
[size=1em]讀: 那在這過程中,你是一開始就對武術感興趣抑或是經過階段的?
[size=1em]趙: 有階段的,剛開始時一點興趣都沒有,有的也只是陶醉於幻想功夫的英雄形象。你能想像一個八歲的小朋友,面對紮馬和一些舊式訓練方法時的情況,加上要求嚴格, 姿勢不標準時會被罰掌上壓等,根本不可能萌生甚麼興趣,到十六歲左右,就真的開始感興趣了。
[size=1em]讀:是八十年代的時間嗎?你應該在唸高中?
[size=1em]趙:對!八十年代,其實我十二、三歲時已經到英國唸書, 也停了學習武術,但到十六歲的暑假回港時,我想重新學習武術,所以透過爸爸的秘書找回第一位師傅, 此後跟隨他學習多年,一直到了廿七、八歲時,我在中文大學唸人類學碩士(編按︰趙式慶為英國Durham University哲學系畢業生),本來是想繼續我一直有跟進的北方少數民族研究,但發現香港跟中國遠北地區、內蒙、黑龍江邊緣等地區的聯繫不多,加上中大人類學的研究方向都是以都市人類學為主,不能為我這個研究題目提供太大幫助,心想既然如此,就轉個與香港較近題目吧!我大約是在2005年唸碩士的,當時讀了很多人類學的文章,亦認識了不少武術界的前輩,就如我現在的其中一位老師馬明達教授也是在當時認識的。
[size=1em]讀: 所以你當時是有意識地要將武術與學術研究領域接連。那麼你的研究題目是甚麼?
[size=1em]趙:是的,由轉題目後就是有意識在做這件事。其實我那時候的題目跟現時做的事很相似,就是「南方民藝在歷史文化上的變遷」,直至今天,方向依然沒變,只是內容變得豐富,但我始終覺得,站在香港的立場,這題目非常值得研究。
[size=1em]讀: 在整個習武的過程中,你覺得武術在知識傳遞的方式上有何獨特?
[size=1em]趙:我覺得這很關乎師傅和門派,各有不同,某程度上可以說是個人化,但某程度上亦與門派相關,因為會因門派、拳種而異,如太極拳的理論基礎相對較好,而南方的一些拳種的理論基礎相對不太複雜,這些都會影響師傅如何教授徒弟,以及整個傳承的模式。北方的部分拳種,如形意、太極、八卦等,有不少由清末民初傳下來的古譜,如果你要繼承這門武藝,這些古譜都是必讀的;反而洪拳有沒有這些拳譜呢?很遺憾,我們現時所見,最古老的都是林世榮在三十年代出版那些,由此可見當中差別之大。
[size=1em]讀: 所以南方拳術較注重師徒間的傳承,而沒有一套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又或是這套體系存在於人當中。
[size=1em]趙: 從近兩年的研究得知,整個南中國,尤其是沿海區域裏, 福建武藝的歷史根源,特別文字研究方面,是比較紮實的。以白鶴拳為例,有不少拳譜都是清代遺留下來的,但廣東地區基本上找不到了。
[size=1em]透過閱讀這些拳譜,你能發現它早期的理論基礎非常完備和成熟,而且自成一格,與北方有顯著差異。
[size=1em]發明傳統
[size=1em]讀: 在功夫的傳授中,你有否留意到哪些部分是很中國式,或跟中國文化有密切關係,與學跆拳道和泰拳是不同的呢?
[size=1em]趙: 我覺得最核心的部分是,今天所說的現代武藝,不論是跆拳道、泰拳、柔道、空手道等,都已經是現代體育化的武藝,而中國的武術很大程度都是未完全體育化的,仍然維持民間的傳承模式︰以師徒間的傳承作為主要的傳承方法。
[size=1em]讀: 就是說跆拳道和空手道等都已經是一種體育項目,就算師承、門派不同,但它已經發展出一套共同的標準和綱領去衡量水平,反而中國武術本身,其傳播方式則跟幾百年前的沒有分別。
[size=1em]趙: 其實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以前我也覺得香港保留了很多傳統的傳承模式,但我最近發覺所謂傳統,實際上是在不同時代經過重新塑造的,以香港的武館為例,不少訓練方法是受到近一百年西洋體育運動衝擊而形成的現象,例如練套路的訓練方法,在農村時代並不常見,因為南方多械鬥,人們重視的是「打」、技擊,這也不代表從前沒有套路,但它何時變得重要呢?
[size=1em]我發現是在精武體育會出現以後,它當時提倡武操,就是通過操練去提供人身體的基本素質,所以「操」這個練習方式其實是個新的概念,甚至李小龍也會質疑。於是,我們在區分傳統與非傳統時,是有很多重不同的層次需要解構。
[size=1em]讀:要看你扣連上哪一個時代,例如我們學蔡李佛的小梅花拳、扯拳等,可能都是後來發明的「傳統」。
[size=1em]趙: 對!就如我近來也挖掘一些洪拳的練習方法,例如拍沙包、拍綠豆袋、指上壓、提酒埕等,這些都是大家練南拳時必練的功夫,但現在有多少個門派在堅持呢?就我所見,非常的少。
[size=1em]讀: 我記得讀書時代學蔡李佛時,真的需要練指上壓的,因為蔡李佛有虎爪。
[size=1em]趙: 但你想想現在還有人練指上壓嗎?很少了。這可能與今天
[size=1em]的社會愈來愈脫離技擊需要有關,七十年代以後,傳統武術發展甚至已經離開擂台,今天的中華武術還有散打,但散打跟傳統武術基本上已經脫節,已經自成一格,成為一種新的運動,或曰武術運動。
[size=1em]讀:你在習武的過程中,會否有一個判斷,覺得它應該向普及運動,如恆宇仁龍拳、跆拳道等全民運動的模式發展,抑或回歸傳統,以技擊、門派、武館、師徒傳承的方式走下去。
[size=1em]趙:甚至門派也是一個新的概念,只要回看一百年前南中國的門派,就知道數量比今天少很多,很多都不以派別為自居,如李家拳、周家螳螂,但在嚴謹意義上都不是我們現時所言的門派,更不像今天會仔細的分門別派,而且,這種分門派的情況在香港尤其明顯,這跟香港的社會環境有關。
[size=1em]讀:是因為要「搵食」所以要建立branding嗎?
[size=1em]趙:的確是一種branding,其實這些師傅很聰明,懂得如何將自己跟其他人區別開來,強調自己由名人傳授,所以香港的門派特別多。我們發現南中國的很多門派都是由農村時代的械鬥誕生,但門派形成,真正開宗立派就是到了城市後的事。
[size=1em]讀:所以創立門派,是代表他想在那裏立足,然後收徒弟、開醫館,確立一套自己的傳承方法。
[size=1em]趙:無錯!這其實很有趣,因為很多時候,大家都不會質疑這件事,會覺得傳統是一定存在的。
[size=1em]我還想回答你剛剛提到,那個關於中國武藝發展方向的問題。先不說我的立場與觀點,我想分享我的研究。我觀察過其他人在過去的做法,二十世紀初的沖繩島很受日本的風氣影響,當時日本剛成立全國性的武道館,是一個協會,現時要變成日本武藝要符合很多要求,一定要屬於甚麼甚麼流、要分段等等,但這些要求在當時都是沒有的,空手道、唐手都沒有這些的。
[size=1em]那時候的師傅有兩個不同的立場,有的覺得要保留傳統,維持前人的一套教授方式;有的則堅持要簡化,認為要將之普及就一定要制度化,通過考核,而且這考核不單單應用於學生,老師也需要考核,要有證書和規格化的比賽模式等,兩邊各執一詞,但亦有一些很特別,而且為數不少的師傅,覺得若要發展這門武藝就一定要普及化,不然學的人會愈來愈少,因為我們跟傳統的生存條件、空間的關係愈來愈割裂,如果連學的人都沒有,根本不能談承傳,所以先要鋪網、廣收,所以當他白天在學校時,就會簡易化,但與此同時,假如他不在學校教授時,則要保留傳統、一絲不苟。
[size=1em]道與術
[size=1em]讀:當他自己work as a school時,則以傳統方式去傳承,反之則跟隨最主流的一套,所以你認為是可以兩條腿走路。
[size=1em]趙:甚至多條腿走路亦可,不一定限於這兩者,因為我們還可以提升。日本的昇華在於明治維新時期,將過去的「術」都變成「道」,而中國則是由武道變武藝,再變成武術,漸走下坡。我們現在要做的則是將它扭轉,由武藝變成武學,所以要做的事也是多方面的,包括學術研究,要理解中國傳統武藝的內容,當中的人文精神和核心價值是甚麼,但這些都不會有人再談論,大家只在意「邊個打得」、技擊,但中國武術是否只有「打得」呢?
[size=1em]再深一個層面就是如何將武術與中國傳統人文精神與主流文化、教育制度等融合,我覺得這些方面都可以向日本借鏡。做到這層面以後,下一步就是普及化,而我認為這是必需的,除了是因為能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外,更重要的是能保留武術的實用性,因為今天已經不可能再「打」了,會被人報警拉走的!
[size=1em]讀:但其實七十年代時還會有人在公園「講手」。
[size=1em]趙:八、九十年代也有,但現在已經沒有了,不過如果想將武術某程度上的實用性保留,就一定要通過比賽,但香港傳統武術的一大弊病就是大家都關起門,沒有一個標準去比衡,同時大家也不會去想這回事,覺得如果要比的話,就戴個拳套用hit boxing的賽例去打就是,但這能打出中國武術嗎?我就覺得不可以了。
[size=1em]讀:所以就有人說李小龍是MMA之父。
[size=1em]趙:對!李小龍作了一個很大的突破,不過民間武藝始終有個很大的弊病,就是大家停留在拳上面,但中國武藝千百年來都是以器械為主的,其魅力亦絕不止南拳北腿能呈現, 我們有短兵、長兵、射箭,都是軍事訓練來的。但這些在今天的民間,甚至整個中國大陸都已經式微了。所以我希望重新挖掘古代的技擊方法、比賽方法,但在安全的情況下去進行。
[size=1em]讀: 開始進入了核心問題,就你剛剛所言,這其實關係到中國傳統文化進入現代社會後的一種格格不入,這情況不止發生在武術範疇,而是在各方面。你看我們經歷過五四運動,徹底反傳統、全盤否定,這想法一直到後來的文化大革命而走至極端,甚至連孔廟也打爛,但我們也找不到出路,由傳統主義、打倒滿清,一直到最激進的文化大革命都走過了,最終也不能找到。
[size=1em]很多人說傳統阻礙了中國發展,所以要否定它,但到今天,你會發現它是個農業文明的產物,與今天的工業或都市文明結合時,會出現很多不適應的情況。你在推廣的過程中有這樣的感受嗎?最大的阻礙又是甚麼?
[size=1em]趙: 我覺得你說中了核心。我們的傳統文化從主流社會的層面開始都不受重視,如果你不從基礎教育推行,它根本就不能發展,大家沒有機會接觸時就不可能有興趣,非常簡單的一個道理,以琴棋書畫在教育制度中的地位已經能夠反映出我們對它的不重視,反觀日本、韓國能如此盛行,就是因為國家從一個高的權力位置去推行、重視。
[size=1em]讀: 你覺得尚武精神需要由國家政策層面帶動,才能令它的社會地位提升?
[size=1em]趙: 如果由國家的力度去做,就會是名正言順,所以應該由他們作主導,但當他們不作主導時,例如在香港這個比較自由、相對民主的空間,我覺得民間能做的也很多,小至於學校,你以一間學校作試點,只要你能做好,都能慢慢擴散開去。
[size=1em]讀: 我舉例,很多中產父母會寧願把子女送去學恆宇仁龍拳, 因為能夠分等級、有證書、更可以作為課外活動的證明, 但反過來說,他們應該不會把子女送到九龍城的武館去學詠春,一來覺得那地方古靈精怪,二來是詠春不能夠將這活動轉化成課外活動的指標。
[size=1em]趙: 所以就正如我剛剛所言,要普及化地推廣,就必先建立一個制度。
[size=1em]讀: 換言之,你接受日本與韓國的做法?因為跆拳道的歷史其實很短,大約在五十年代由一個韓國將軍推廣,但現在已經是奧運項目。
[size=1em]趙: 一定程度上接受,因為這做法好壞參半。若論從一個國家民族儀式,甚至將韓國文化向世界推行,這方面有重大意義,但從傳統文化角度,首先如你所言,跆拳道是一種新的東西,其次是作為一種武術,但從甚麼角度你能繼續把它視作武術呢?
[size=1em]中國武藝千百年來都是以器械為主的,其魅力亦絕不止南拳北腿能呈現,我們有短兵、長兵、射箭,都是軍事訓練來的。但這些在今天的民間,甚至整個中國大陸都已經式微了。
[size=1em]讀:它是一種新的武術!
[size=1em]趙: 甚至要問句,它稱得上武術嗎?武術的指標是甚麼?你練習跆拳道後會有自衞能力嗎?這點我很質疑。簡單而言, 在一個赤手空拳的情況下,你要傷敵就必須用手,但跆拳道是不能用手的,而用腳踢的效果其實也不是太好,所以很難說清。
[size=1em]讀: 中國文化在現代要進化的困境,就是我們不知道自己要保留些甚麼,要不全面肯定,要不全面否定,找不到一個知識基礎的整理。
[size=1em]趙: 這問題其實你也曾在著作中闡釋得很好,八十年代後,香港的所謂中產階級是愈來愈少,批判聲音已不復見,都是一面倒的好與不好,缺乏了中間的聲音,但中間的地帶才是能發展的地方。
[size=1em]所謂文化、傳統,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你看看中國不同時代的書法、畫畫、武術等,一直都在變,一定要適應時代,與時俱進,不然就會跟社會脫節。
[size=1em]讀: 談談第二個問題。我有一個看法,就是中國很多傳統文化的知識論不發達,我們為甚麼把它稱作武術呢?就是因為它停留了在一個術的層面。術就是技擊,但道卻不同,是先於、高於術的,涉及哲學和理論層面,是一個框架。
[size=1em]日本的茶道其實是中國唐宋時期傳過去的,正正是它有一個道,能將整套知識傳承下去,甚至變成一個school,在發展過程中依然有人能突破,但始終都在框架之內。不止茶道,柔道、弓道、劍道也如是,我覺得這其實是一種很傳統的中國思想,但這些在今天的中國都不復見,這種轉變在清朝尤其明顯,因為它是外族政權,整個文化形態都由此轉變,所以,我們今天的各種文化都缺少了其相應的知識體系,根本不知能從何繼承、批判。
[size=1em]趙: 所以我們今天的工作就是重新建立武學的知識體系,因為大部分傳統拳師、師傅對武術的了解,多數限於其門派以內,很少能有一個高層面的文化認識,但中國武術的歷史和文化呢?他們講不到,原因是他們沒有受過這方面的訓練,但這不能責怪他們,因為從來沒有人做過這些學問, 所以我們將武術變成武學,令它成為一個學科。
[size=1em]讀: 其實,精武體育館當年算是踏出了第一步嗎?
[size=1em]趙: 曾經在做這件事。五十年代的中央國術館曾經有系統地將中國的體育運動變成一個國家民族的知識體系,張之江在1928年已經開始做,但遺憾的是,它跟國民黨有不可切割的關係,所以五十年代後就拋棄了這個很有價值的嘗試。尚武精神的衰落讀: 你留意到中國的尚武精神在近代已經完全消失嗎?
[size=1em]趙: 二十世紀初,尚武精神與民族精神、國家救亡連結,其實一直到五十年代,由於國術館的推進,仍然有不少人在談論尚武精神。中國政變後,某程度上這種尚武精神其實繼續在香港、台灣發展,但已經不再是國家政策層面的高度,然後慢慢推進,這跟香港的殖民政府有關,台灣的情況我就不太清楚了。
[size=1em]讀: 可能是與戒嚴體制有關。但我的意思是,那段要追回的路很長,已經空白了這麼多年。
[size=1em]趙: 其實空白的年份不止這樣短。從歷史來看,中國武文化的衰退其實早於宋代開始。
[size=1em]讀: 或者這樣說,中國由器物層面出發,物質上的文明由宋代開始衰落,已經開始不再有工具書,慢慢降級到藝的層面。
[size=1em]趙: 其他文化的情況我不太了解,但很清楚的一點是由宋代開始,中國出現重文輕武的現象,這與之前都有很有差別, 因為儒家傳統中講求文武兼備、六藝。
[size=1em]其實,一直到明清時期,都能體現到這種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戚繼光、俞大猷等抗倭將軍本身都是文武兼備的,甚至王陽明、王守仁等是可以帶兵的,所以你可以看到明清之際這傳統仍然存在,有些文人受到王陽明的儒學思想影響,我甚至認為,這很接近孔子本身的傳統儒學精神。但遺憾的是,它並未能在國家層面得到重視,立為國學,反而一直被壓在朱熹的理學之下。諷刺的是,日本明治維新的主要推動力量正正就來源於王守仁。
[size=1em] 
[size=1em]讀: 其實日本自大化革新,派出遣唐使,學生、僧人等到中國後將古典中國文化的傳統帶回日本,反而能將它保存好, 以茶道為例,那套對美學追求依然停留在古典中國年代, 而且對維持傳統的意識也較強。其實她在明治維新時也曾全面西化,也要求武士剃頭剪髮、不准佩劍上街,最後就如電影《最後武士》一樣,武士要維護他們的傳統而起來造反,所以日本也有過類似的掙扎!
[size=1em]趙: 因為她始終是島嶼文化,當然她有過掙扎,但時間較短。我最近在看一本書,是關於日本的武士和武士道精神,當中提出了一個很好的觀點︰
[size=1em]日本從有「日本」這概念開始,一直到近代、現代,武士道、武士道的核心價值等其實不斷在變,我們今天所言的武士道精神「犧牲」也是很近代的,甚至是明治維新以後才出現這種比較極端的武士道精神,這過程中唯一不變的是天皇主義、神道思想,雖然有過不同將軍統治,天皇依然是高高在上的,但中國的天子則不然,改朝換代後,你把天子殺掉也沒有所謂,所以中國人與日本人看待神聖這回事是很不同的。
[size=1em]讀:由明入清這期間的殺戮,對漢族文化的影響很大。
[size=1em]趙:或是或非,因為從武術的角度而言,清代是中國傳統武術一個很重要的時期,一個匯編的時期,在此之前,有很多內容是很雜的,不少統一化都是在清代完成,以弓箭為例,就是在清代統一的。
[size=1em]讀:是因為清代的考試制度?
[size=1em]趙:對!中國傳統的摔跤都是透過清代的相撲而定型,這個則是因為其皇家摔跤制度,與考試無關。因為清本身是個尚武的民族,所以從官方層面而言,清代的武術發展甚至比明代還要好,但明代也很特別,因為有一班民間學者和軍旅中的將軍,他們都是文武兼備,軍事方面有戚繼光、俞大猷,民間的有吳殳、程沖斗,他們做了不少武術匯編的出版,是我們今天最精煉的武術著作,所以明代的發展不在官方,但民間的力量對武術貢獻很大。
[size=1em]讀:這是因為明代皇權弱,特別是抗倭時期都是靠地方軍隊,所以他們是因應實際需要而發展的,但你會覺得清代保留了尚武精神在旗人的圈子內嗎?
[size=1em]趙:其實由乾隆開始,他一直要求滿人要保留滿語、騎射文化,已經看得出他有危機感,由於我對少數民族有研究,知道乾隆覺得旗人中最標榜的是索倫人,他們不是滿人,但算是旗兵,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鄂溫克人。
[size=1em]清兵當年攻打新疆時,在一些很重要的戰役中,是要等待這些索倫兵,哪怕他們只有幾百人,可見其厲害。
[size=1em]讀:說回武術。你剛剛說傳承時要先找到核心價值,那你從武學中看見中國文化實際要傳承的核心價值是甚麼?
[size=1em]趙:我覺得有兩件事。其一是務實主義,今天的香港或大陸,很多人都是務虛,可以把話說得很動聽但經不起事實考驗,中國武術一個很大的弊病就是這樣,口中在說怎樣發功、發力,但卻不會願意落場試,這種失真的務虛文化並不是武術,因為真正的武術是要實踐;
[size=1em]第二就是通過實踐去鍛煉出堅毅、勇果的精神,這也是我想將古代儒家文化中仁、勇的關係重現,兩者不能脫離,但今天中國已經不是這樣,孔子對此看得很透徹︰「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size=1em]讀:那另一難處會否是,文武合一、仁勇合一的理念只存在於貴族階層,而當農民政權建立後,貴族階層消失,這理念也隨之破落?
[size=1em]趙:我覺得不止貴族,更嚴重的是沒有了士人,但這是一個社會基礎來的。
[size=1em]讀:而你剛剛所說的,將武術提升成為理論體系這件事,其實是要由士人來做的,因為他們既有理論又有實踐,但士人的氣質已經因為科舉而完全改變,讀書為做官、讀書也只讀與考試有關的書。所以我覺得中國文化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其實是在承受幾百年來衰落的結果,也因為這樣,復興的難度很大。
[size=1em]趙:所以復興時必須是選擇性的,我們得清楚需要保留甚麼、放棄甚麼,傳統武術如是,是否所有冠上傳統名號的都要保留呢?我覺得不是。
[size=1em]讀:具體說,真正要保留、傳承,並要將它推廣的是甚麼?
[size=1em]趙:其實從教育、教化的角度而言,武術能灌輸給人的精神才是最重要,我覺得現時很多練武的方法都比不上那套精神。具體而言,我舉個例,不是單指某一門派,而是極端化的情況,在今天的體制之下,練得好的話不會有人變得好勇鬥狠,但練得不好就會變成自我吹捧、浮誇,完全脫離實踐,但我覺得如果我們可以將武術與儒家思想有更好的結合,練得愈好,人的品格愈高,亦不會濫用武。其實就是我剛剛所說的仁與勇的關係,兩者不可割裂。
[size=1em]讀:那麼你覺得由傳媒推廣抑或由教育體系入手會較快捷?
[size=1em]趙:應該兩者兼行。
[size=1em]讀:但以香港學生學鋼琴為例,考獲八級或以上證書的人不少,但卻很少是喜歡音樂,所以這種中產社會的功利心態會否造成文化傳承的障礙?
[size=1em]趙:剛開始時不可以考慮這些,而應該在乎數量,讓大家能有機會接觸,而每個人對這事的興趣、悟性不同,可能教一百個人,九十九個都沒有興趣,但只要有一個人有,就已經足夠,不過現在的情況是,他們連接觸的機會都沒有。
[size=1em]讀:中產家長會覺得武術易令孩子受傷,加上又不會有助於報讀學校,這種功利的心態令他們為子女挑選課外活動時,其實是以利益出發,而不是興趣。
[size=1em]趙:我不是想批評任何一個人,但香港一窩蜂的風氣較多,會以自己眼光判斷喜好、對錯的人較少,然而,只要我們試行一次,可能大家都會受落,然後會一窩蜂的參與,你不能排除這可能呀!而且年輕一代考慮這問題時,着眼的地方是它是否夠「型」,所以傳統武術在這方面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特別從流行文化的角度而言,功夫電影、武俠小說、漫畫等都很普及,大家都在文化上接受這回事,但流行文化中的形象跟功夫群體的現況卻有很大落差,也就是說,我們有很大的空間,去將這件事變「型」。
[size=1em]原刊於《讀書好》
我讀古龍
Powered by Discuz! X2.5
首頁|標準版|精簡版|電腦版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