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歷史的二級歷史建築物山頂盧吉道27號大宅,應否被改建成酒店的爭議持續,在山下的大坑,也有一幢近百年但未被列為歷史建築物的唐樓,它位於施弼街8號。大坑有多幢近百年唐樓,但這間最特別,它只高兩層,有別於現存的三、四層唐樓。樓下姓胡、樓上姓葉,兩家最少做了八十年街坊,都是一代傳一代沒離開過老房子。從六十年代起來自各地產商的收購誘惑,他們都一一拒絕,古宅才沒被改建成近年於大坑陸續出現的數十層高豪宅。多得胡葉兩家刻意將內櫳保持原狀,大坑的原汁原味才得以保留。
施弼街8號地下一家姓胡,二樓一家姓葉,分別問他們知否祖屋在何年建成,兩家也不知道,但異口同聲搬出上兩代的長輩出來。一九五二年在這屋出世的胡先生答:「我祖母戰前已經在這裏開紙紮舖及居住。」穿上街坊裝、帶着兩隻狗準備到街上遛狗的葉太則說:「約廿年前去世的丈夫生前一直住在這裏,從他祖母那代開始已經住,她約三十年前離開時也差不多八十歲了。」唐樓沒有原裝的木結構,用上大量鋼筋及混凝土,加上幾呎闊的小騎樓欄杆圖案,以及屋頂的簡單裝飾花紋,充滿三十年代最流行的Art Deco風格,估計唐樓在三十年代左右建成,即兩家成為鄰居已經起碼八十年。可是,胡家第三代早已遷出,胡先生的母親於二○一一年仙遊後,胡先生及其弟妹不定期回家打掃,跟樓上的葉家多以點頭打招呼。
混凝土水閘 防水浸大坑
不願出鏡的胡先生帶我們參觀他的祖家,「祖母、父母加上我四兄弟姊妹,共七個人在這生活。早年,祖母將前門部份的小半間屋,租給在附近開米舖的一家四口做米倉及在閣樓居住,雖然已經收回四十年,但是現在仍保留爬上閣樓的鐵梯及閣樓。」邊行邊說這層樓的故事,又說屋前原本有四級樓梯才到馬路,大門又加上混凝土水閘,為的是防止水浸,「我小時候,大坑經常水浸,浸得最高的一次是一九六二年的颱風溫黛,水深有五呎,整間屋滿是水,我用木桶當船在街上玩。」五十多年前的往事,仍然記憶猶新。
住在胡家樓上,當年仍然叫做劉玉蓮,還未嫁入葉家的葉太以前則在大坑半山的馬山木屋區居住,「每逢大雨過後,我們又有新屋住,因為山泥傾瀉會將木屋推倒,一家又要忙着自己在原位搭新屋。」她與丈夫從小就認識,是青梅竹馬的好友。一九七一年政府興建貫穿馬山,連接勵德邨與寶馬山的怡景道,葉太搬到柴灣住,五年後她又回歸大坑,跟丈夫結婚,搬到施弼街8號二樓居住。「樓底高地方大,奶奶就間開多間房出租幫補家計。我嫁入時,有頭房、中房、尾房,兩邊閣樓也有人住。奶奶有五個仔女,我未嫁入前,他們一家八口住一間房。記得那時沒有洗手間,所有人要共用一個廚房,廚房放有六、七個火水爐,大家要排隊煮飯,沖涼也是在廚房,所以不論煮飯還是洗澡也要排隊。」這情況維持約一年,因為葉太懷有身孕,葉老太才沒再將房間出租。
現在於屋內仍然清楚看見板間房的痕迹,有幾塊紅黑花紋地磚出現矩形孔,就是記錄當年房間木牆的位置,「將尾房改為洗手間,拆掉頭及中房,其餘就沒有改變,我們連釘在閣樓底木條上,用作掛鈎的鐵釘也沒有拔出。」儘管葉太不是一出世就住在這裏,但是對這裏一磚一木也很愛護,因為她的丈夫是長子,作為大媳婦要看管好祖屋,就如已作古的葉老太,在生時某天將她出嫁時所穿的金絲銀線裙褂,交給葉太代為保管,葉太視之為家傳之寶,「手工很精緻,已經放了逾八十年,還是新的一樣。」她把這套裙褂放在原裝紙盒內,外面套上垃圾膠袋,再放入樟木槓保存。
保留鐵欄杆 拒換不銹鋼
屋前騎樓那扇逾十呎高的木門及兩旁的木窗,就算已經關不密,葉太也沒有換掉,「這些木很耐用,從我奶奶那年代起已經養寵物,多年來每隻貓狗也會抓木門,但是門沒有薄很多。」還有騎樓那個看似搖搖欲墜的欄杆,十年前曾有外國人透過地產經紀向葉太商談收購,並承諾免費換一個不銹鋼欄杆,但是連出價的機會也沒有,葉太已經一口拒絕,「換一個新的給我,跟我屋的風格不配,這裏的窗、木門及所有原裝的舊東西,既不換掉亦不塗上油,就是盡量保留原有味道。」那換一間新屋又如何?「先是太婆,接着是我老爺奶奶、我先生,再到我、我的女兒,現在到我的孫,共五代人,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搬。有人提出向我們租或買,我們也沒有接受。」說罷,孫女陳遙放學回來,爬過二十多級樓梯,換上便服,準備做功課之際,先要回答記者一條問題。如果有一間有電梯,而且又大又靚的新屋,願意搬走嗎?「我一出世就住在這裏,不搬走。」八歲的陳遙一邊說一邊搖着頭。當一名八歲小孩都懂得眷戀自己的家,在城市發展之餘,我們是否也要聆聽未來主人翁的心聲,一個家比甚麼都重要。
大坑舞火龍以外
我們現在所認識的大坑,除了特色餐廳,最多人留意的,是已經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大坑舞火龍。據說一八八○年大坑發生瘟疫,村民紮一條插滿香枝的火龍,在中秋節正日及前後共三個晚上舞動火龍繞村遊行,並燒爆竹祈求消災,結果瘟疫果然消失。自此,大坑居民每逢中秋節便舉行舞火龍,除在日治期間停辦,多年來是大坑必備節目。
在火龍出現前,大坑已是客家農村。根據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在一九七○年出版的期刊,內有一篇關於大坑的紀錄,作者是前殖民地官員兼學者James Hayes,他指在英軍登陸香港時,大坑已有客家人居住,當時大姓分別有黃、張、李、朱和葉等,除了耕種和捕魚,村民也開牧場。大坑是香港島東岸其中一條村落,位於銅鑼灣,因附近一條從畢拿山流出海灣的大坑而得名,而浣紗街是因為村內其中一個大家族在坑旁發展洗濯行業而得名。當年銅鑼灣是一片淺泥灘,今日中央圖書館及皇仁書院一帶原是一片紅樹林,經過多次填海後,才變成現時的銅鑼灣。
攝影:潘志恆、陳永威
編輯:黃子卓
美術:楊永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