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帶大家回到六十年代,隨人潮由中環乘船渡海,踏上深水埗界限街的碼頭,貨船漁船泊岸,繁忙的魚市場是「新九龍」心臟。這裏盛行「散仔館」,即當年單身人士住的平民公寓及板間房,亦即今日劏房。界限街盡頭,南昌街14號的為群公寓,六層三角形建築,當年今日都是地標。在發展才是硬道理的今日,能在鬧市街角丟空長達廿年,謎題一堆,卻見證着一代劏房或板間房生活,庶民區由繁華到零落的變遷。
都說五六十年代,香港到處都是弧形街角樓。政府允許一樓以上各層加建露台至行人路邊緣,為行人遮陽擋雨。後來香港人口膨脹,政府默許業主取得入伙紙後「發水」把露台封窗,並變成商住樓宇,在政府瘋狂建公屋之時,暫緩住屋需要。
剛剛佇立在界限街以北(當時叫新九龍)的角落,為群公寓的尖角直指今日已變成南昌站的大海,毗鄰一九九二年停用的北河街深水埗碼頭;斜後方是全港最大佔地七千平方呎的關帝廟;再後一點是建於一九三○年的深水埔公立醫局。這是多麼當旺的位置!古來劏房就置身繁忙鬧市,租金較貴,卻方便打工仔上班下班省車費,做生意的船客直接上樓借宿。二至四樓「冷熱水喉,忠誠招待」,「新型梗房、清靜雅潔」等紅字仍在白油下隱現,日日有人掃地,五、六樓則是月租板間房,當年是街坊眼中的高級公寓,也是庶民等上公屋的中途站。
「記得這條樓梯!記得這些轉彎位!連地板的階磚還是一樣的!小時候感覺這樓梯又長又闊,原來這麼窄呀?」區議員林翠蓮於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三年一家八口住在為群公寓六樓板間房,這天約她與媽媽張意玲重遊舊地,連一家四姐妹都回來了。公寓現在成了「財叔」的家,前梯被封,我們只能由後樓梯繞路而進,可能九十年代已空置,樓梯的紙皮石及樓下公寓裏鵝黃翠綠的地磚仍非常完整。六樓已經清空,剩下當年用來清除雜物的吊臂,天花板三角式橫樑首次全現,樑柱還殘留一點點七八十年代的牆紙,一家人的記憶登時洶湧而出。
剛剛佇立在界限街以北(當時叫新九龍)的角落,為群公寓的尖角直指今日已變成南昌站的大海,毗鄰一九九二年停用的北河街深水埗碼頭;斜後方是全港最大佔地七千平方呎的關帝廟;再後一點是建於一九三○年的深水埔公立醫局。這是多麼當旺的位置!古來劏房就置身繁忙鬧市,租金較貴,卻方便打工仔上班下班省車費,做生意的船客直接上樓借宿。二至四樓「冷熱水喉,忠誠招待」,「新型梗房、清靜雅潔」等紅字仍在白油下隱現,日日有人掃地,五、六樓則是月租板間房,當年是街坊眼中的高級公寓,也是庶民等上公屋的中途站。
「記得這條樓梯!記得這些轉彎位!連地板的階磚還是一樣的!小時候感覺這樓梯又長又闊,原來這麼窄呀?」區議員林翠蓮於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三年一家八口住在為群公寓六樓板間房,這天約她與媽媽張意玲重遊舊地,連一家四姐妹都回來了。公寓現在成了「財叔」的家,前梯被封,我們只能由後樓梯繞路而進,可能九十年代已空置,樓梯的紙皮石及樓下公寓裏鵝黃翠綠的地磚仍非常完整。六樓已經清空,剩下當年用來清除雜物的吊臂,天花板三角式橫樑首次全現,樑柱還殘留一點點七八十年代的牆紙,一家人的記憶登時洶湧而出。
重回舊地 原來是窄房
「這叫大?為何以前我覺得這家好大?」大家異口驚嘆,記憶還停留在五六歲還是瘦小矮子的時候。那是當計程車司機的林爸爸月薪三百、六毫子一斤米的年代,林爸爸花八百元頂租費(類似手續費),月租八十元租住一百呎的「一房一廳」。林媽媽走到圓角處比劃,那弧位剛好擺下一張碌架床,前面一張木板桌、一個樟木櫃、一個鎖着的電視櫃與電話,就是兩大六小孩的全部。鄰居是做皮革小手袋的家庭式小工廠,樓梯旁是各約三十平方呎的廚房與廁所,林媽媽還記得廚房門口有個小吊架擺豉油醬醋茶,近窗那邊是洗手盆,一張石屎桌子上平放十六個火水爐:「你們信不信?十六個火水爐放在一起。我現在想起都不信,這麼窄。」那不是很易火燭,爭用廚房常吵架?「人多就不煮飯,但從沒吵架,又沒火燭。只是有人會用香,偷你火水點火水爐!」沖涼房算大了,林翠蓮幾姐妹驚嘆小時候常在廁所裏玩,人人在裏面洗衫,現在站一個人都覺得擠,二妹:「你都肥了啦!」大姐白了二妹一眼。木板牆距天花板約留一呎通風位,保持空氣流通。共用廚房浴室雖然麻煩,但減少喉管數量,則減少爆水渠的風險,私隱度少,但相對比今日的劏房也許安全一點。
回憶總是甜
向街的牆壁統統是窗,家家戶戶都很開揚很光猛,電視上了鎖時,幾姐妹就伏在窗前看海,西斜好熱,冬天跟打大風時則「食到應」。樓下是條明渠,街坊來來往往,晚上有小販在街叫喊:「糖水呀!」她們就叫爸爸去買。回憶總比糖水更甜,大抵那年代人人的生活也是如此,林翠蓮一家當年從不覺苦。倒是許多街坊說,七十年代輪候公屋只需幾個月時間,何以林家輪候足八年?原來六十年代申請公屋,每個人頭付一千元,林家又年年添丁,申請文件年年改,直至一九七四年廉政公署成立才「取消」人頭費,之後申請,很快就上到樓了。
舊公寓板間房,是一代平民等上公屋的中途站,對政府而言萬不得已。事隔半世紀,劏房借屍還魂呎價登上另一高峯,但今天,原本幾個月輪候期變至少三年,又有多少人,望得見上樓的明燈?
公寓現況
見證深水埗碼頭當旺時
深水「埗」昔日寫作「埔」或「莆」,「埗」同「埠」,解碼頭,「深水」的「碼頭」,交通自然暢旺。
在地鐵還未開通的日子,由一九二九年營業至一九九二年接駁九龍與中環及上環的渡輪,是深水埗的靈魂。今日的西九龍走廊及通州街,是當日的海岸線,孩子們赤腳跑到碼頭釣泥鯭。北河街是條比今日旺角彌敦道更旺的購物街,有魚市場、酒莊、故衣店;南昌街是條寬闊明渠,領石硤尾山的水出海,七十年代變成今日的休憩公園。這些都是九十年代填海以前的事了,今日為群公寓人去樓空,但可以肯定的是,公寓與以下三間老店,一同見證過深水埗當旺的日子。
深水「埗」昔日寫作「埔」或「莆」,「埗」同「埠」,解碼頭,「深水」的「碼頭」,交通自然暢旺。
在地鐵還未開通的日子,由一九二九年營業至一九九二年接駁九龍與中環及上環的渡輪,是深水埗的靈魂。今日的西九龍走廊及通州街,是當日的海岸線,孩子們赤腳跑到碼頭釣泥鯭。北河街是條比今日旺角彌敦道更旺的購物街,有魚市場、酒莊、故衣店;南昌街是條寬闊明渠,領石硤尾山的水出海,七十年代變成今日的休憩公園。這些都是九十年代填海以前的事了,今日為群公寓人去樓空,但可以肯定的是,公寓與以下三間老店,一同見證過深水埗當旺的日子。
1.和昌錶飾服裝(六十年代開業)
大陸開放前限制每人布票三呎六,香港同胞總跑到故衣店收購故衣,送給大陸親友幫補。那時一條北河街有數十間故衣店。和昌錶飾服裝前身為故衣店,店主吳景祥說那時的店子連店前都掛滿大褸衣服雨衣,包得像個白鴿籠:「如果碼頭仍在,這裏比旺角更旺,還有小巴來來往往。九十年代碼頭搬走,這裏就水盡鵝飛!今日故衣店剩我跟權記,都改賣鐘錶了,舊東西留着只是捨不得,老人家可以懷舊一番。」
2.廣如意酒莊(四十年代開業)
和昌錶飾服裝對面的戰前街角樓,原本樓高兩層,六十年代重建成六層大廈,地舖有這間廣如意酒莊,洋酒以外還賣自家釀製的玉冰燒。老闆黃先生:「以前街上有四間酒樓,我們批發酒給他們。那時買酒要登記,好麻煩但薄利多銷。這街甚麼都有,你在門前綁鞋帶,後面已經打蛇餅啦!現在冇酒樓,好難做啦。」
3.山貨榮記號(一九四一年開業)
就在為群公寓對面,界限街接駁碼頭那一段,曾是山貨原材料集中地,好多人買材料回去編大竹籮、大掃把、藤椅、蒸籠、晾衫竹,甚至搭棚用的大竹都在這裏入貨。榮記號那些年也很旺,現在看着對面的為群公寓,由昔日旅客來來去去,到今日人去樓空,露宿者遷入,見證碼頭變遷。
為群身世 眾說紛紜
關於為群公寓的身世,地政總署測繪處在一九六三年有圍板修建紀錄,一九六四年建成六層高公寓。
翻查資料,這是隱形富豪馬樹頭物業,據土地註冊處紀錄,公寓地舖、一樓至天台於一九九一年以六百萬元(部份合約)賣給金馬資源有限公司,持份者十人,馬樹頭為大股東。二○○七年馬樹頭過世,其遺產執行人即入稟法院,向馬氏後人追討物業,至今未有定案。另一街坊版本,說五十年代這裏已有兩層高的三角形唐樓建築,現在被露宿者「入侵」,變成六十八歲財叔的「家」。財叔在家門豎起「通告」,說日戰時他的太公救了這裏的原居民,原居民為他建兩層高唐樓,這裏是他家祖地。一九六二年颱風溫黛襲港,吹毀許多房子,海岸沙石嚴重流失,當時十五歲的他還幫忙過搬沙,後來太公的朋友馬氏向太公租地,在房子上加建四層作公寓出租之用,買買賣賣,他家從未收錢,故得死守祖業。故事孰真孰假,難以追尋。
攝影:林栢鈞、鄧鴻欣
編輯:陳漢榮
美術:楊永昌
編輯:陳漢榮
美術:楊永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