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9 September 2013

賤價魚不賤

013年8月10日
休魚期未過,這天去街市,見貴價魚不多;貨疏,自然價昂,吃貴魚實非其時。
花了五十大元,買了兩種廉價魚,回去蒸了吃,滿足程度不下於吃貴價魚。
一種銀色小魚,名字沒記住,魚販說,我們早用鹽醃過,你回去只加薑蒸熟好了。遵其言炮製,果然好吃︱︱魚雖小,但只有大骨一根,不必憂慮細刺,實老幼咸宜。經鹽醃,肉質結實而滑,有魚鮮,我一口氣吃了好幾條。
另一種是紅壇(紅硃筆),用麵豉醬蒸之,魚味甚濃;此魚有兩種,一種較粗身,較淺紅色的,宜煮湯,另一種身幼色深的,適合用來蒸。對懂吃魚的人來說,此魚價廉物美,但對不大愛吃魚的人來說,吃起來有點困難,因為按身體比例來說,魚鰭太大,吃時要懂得避開才成。
這類雜魚很適合作家常之食,因為售價廉宜,但畢竟是野生的,味道勝於養殖魚,要是烹飪得宜,皆成美食︱︱魚類本無貴賤,貴賤只是人類的觀念。而且許多魚類評價頗有問題,好像一些少見的魚,因為不普遍,所以賣的價錢不高︱︱大約半個月前,中環魚檔常見到七日鮮,價錢平得難以置信︱︱每條重二斤的,每斤只賣一百一十元;年輕人大都不識此魚,但你將之送給唯靈叔叔,他如獲至寶。
現在捕魚技術先進,濫捕普遍,故一些過去數量很多的魚,現在也變得矜貴了︱︱想也沒想到,連最「粗賤」的沙甸魚,也被世界自然基金會列為食用前想一想的魚;所以今天對這類雜魚,實在應有另一種態度︱︱食用是不可免的了,起碼弄得好吃一點,物盡其用。故真希望有人能做點調查研究工作,去逐一介紹這類過去不受重視的雜魚,和介紹不同的烹調方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